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 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1《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来稿要求实验设计合理,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流畅,,数据准确。
2《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论著正文结构,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
3文稿中表和图原则能用文字说明的不用图表,能用表就不用图,且图、表与文字表达内容尽量不重复。
4专业术语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词汇或辞典为准。
5计量单位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符号表示。
6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参考文献均引用原著(不用译文、文摘、转载及内部资料),择其重要者按出现顺序编号,用方括号标于引用处的右上角。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发文量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征稿启事
......
作者: 刊期: 2010- 01
-
宁波市并殖吸虫病流行现状
收集2000-2007年宁波市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门诊并殖吸虫病病例资料,调查并殖吸虫病历史流行区人群自然感染情况,以及并殖吸虫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从2643份疑似患者血清中检出并殖吸虫抗体阳性417份,阳性率为15.8%,男女比例为1:1.19.多数病例存在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历史流行区人群血清阳性率为3.1%(46/1462),男性和女性的感染率分别为2.8%(18/649)......
作者:许国章;钱宝珍;叶丽萍;张劼楠;鲁峰;孙亚维 刊期: 2008- 06
-
慢性弓形虫感染大鼠海马蛋白质组的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弓形虫感染大鼠海马组织的蛋白质组的表达与变化.方法将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和弓形虫感染组,每组3只.感染组每鼠腹腔注射4×107个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感染后第5天,尾静脉采血,吉氏染色验证大鼠感染情况.感染10周后,分离大鼠海马组织,抽提蛋白,并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用PDQuest1.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从胶中选取分离蛋白质点,应......
作者:周永华;范红结;张英;黄玉政;许永良;陶永辉;高琪 刊期: 2013- 06
-
海南省中部山区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
1986、2002、2004、2006、2007和2008年调查未开展药物驱虫的海南省中部山区五指山市毛阳镇人体土源性肠道线虫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土源性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从1986年的96.4%降至2008年的35.7%,其中钩虫、蛔虫和鞭虫的感染率从84.7%、80.9%和31.8%分别下降至32.5%、0.3%和4.2%,蛔虫和鞭虫感染率下降幅度较大,钩虫下降相对较缓慢.钩虫、蛔虫、......
作者:林绍雄;王善青;胡锡敏;陈冬燕;童重锦;李善文 刊期: 2010- 02
-
双氢青蒿素哌喹复方片治疗缅甸恶性疟的临床观察
观察双氢青蒿素哌喹复方片对缅甸无并发症恶性疟的疗效.方法2007-2008年,分别在缅甸佤邦和克钦邦两个区,选择6~60岁无并发症、原虫无性体密度为500~200000个/μl的单纯恶性疟病例,使用双氢青蒿素哌喹复方片治疗,成人总剂量8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mg,磷酸哌喹320mg),儿童剂量按年龄递减,疗程3d.观察患者的退热时间、原虫转阴时间、无性体清除情况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共完成治疗134......
作者:刘慧;杨恒林;张军;李春富;聂仁华;王恒业 刊期: 2011- 04
-
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与宿主黏附相关蛋白的筛选
利用人结肠癌细胞(Caco-2cell)对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噬菌体展示文库进行筛选.对筛选得到的噬菌体进行克隆及测序分析,共获得5个特异的基因片段,其中1个为已知的编码微小隐孢子虫重要的侵入和黏附相关蛋白CP2,另外4个编码功能未知的蛋白.筛选得到的蛋白可能参与子孢子与宿主细胞的黏附过程.......
作者:郭安;尹继刚;向梅;刘贤英;张岩;陈启军 刊期: 2009- 01
-
脑囊虫病患儿血清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前,关于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或脑脊液中变化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TNF-α含量在细菌性脑膜炎急性期患儿的血清和脑脊液中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急性期的患儿,以此可作为两种疾病鉴别诊断的一个辅助指标之一[1-3]。对脑囊虫病患者的TNF-α检测结果则不尽一致,而临床上脑囊虫病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情况又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对......
作者:王明慧;李世恒;乔忠祥 刊期: 2001- 02
-
医学院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蠕形螨病是极常见的皮肤病,严重影响皮肤健康.关于青年大学生螨虫感染调查已有报道[1,2],但由于检查方法,调查季节和地区的不同,感染率差异较大.为切实了解本地区青年学生螨虫感染详细状况,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于2003年6月开展了本次调查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姬云丽;周哓茵;唐小云;张红军;赵德芳;关明双 刊期: 2003- 06
-
猪囊尾蚴特异性抗原的筛选、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对猪囊尾蚴的特异性抗原进行筛选、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四川省雅江县呷拉乡猪带绦虫病患者,口服槟榔-南瓜子驱虫.收集、制备虫卵悬液(8万个/ml).将6头20d龄三元杂交乳猪均分实验组和窄白对照组,实验组每猪灌胃虫卵悬液1ml.40d后,分别制备实验组心脏血混合血清及对照组心脏血混合血清;收集、制备实验组猪囊尾蚴蛋白,进行双向电泳(2-DE)分析.将凝胶蚩白斑点转移至聚偏氟乙烯膜(PVDF膜......
作者:方文;包怀恩;肖靓靓;牟荣 刊期: 2009- 04
-
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Ⅱ、Ⅲ的序列多态性分析
目的分析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Ⅱ/Ⅲ(PfHRPⅡ/Ⅲ)的序列多态性.方法采集云南疟疾流行区恶性疟患者血样20份,血涂片后镜检,并进行疟疾快速诊断试剂检测(RDTs),同时提取各血样中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Pfhrp2和Pfhrp3核酸片段并测序.使用Bioedit软件对Pfhrp2和Pfhrp3基因序列进行比对,使用TRANSEQ软件推导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结果20份血样经镜检......
作者:杨英超;张瑾;王国柱;薄淑英;张影;辛晓芳 刊期: 2014- 05
动态资讯More >
-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棘球绦虫感染调查分析
- 2 疟疾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 3 广西宾阳县和灵山县水源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污染调查
- 4 两种蠕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小鼠腹腔渗出细胞一氧化氮产生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5 隐孢子虫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 6 浙江省5例输入性疟疾误诊病例的病原学诊断分析
- 7 结膜吸吮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 8 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鉴定
- 9 淡色库蚊DDVP抗性与酯酶活性的相关性
- 10 阴道毛滴虫半胱氨酸蛋白酶3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
- 11 胆囊结石研碎镜检法对华支睾吸虫感染检出率的研究
- 12 H2O2体外抗棘阿米巴作用研究
- 13 济南军区学校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的调查
- 14 弓形虫韩国KI-1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 15 巢式PCR技术在输入性疟疾监测中的应用
- 16 日本血吸虫CAI基因的亚克隆表达与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 17 淡色库蚊氯菊酯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生物学特性
- 18 云南省盈江县边境地区按蚊孳生地幼蚊种类构成分析
- 19 结膜吸吮线虫生活史的进一步研究
- 20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蠕形螨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