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重组血吸虫诊断抗原研究进展
免疫学方法为诊断血吸虫病的重要手段,目前,用于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常用的抗原是成虫抗原和虫卵抗原.成虫抗原和虫卵抗原成分复杂,针对两种抗原的血清抗体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不能区别早期感染和既往感染,不能考核疗效,并且这两种抗原不易大量获得.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机遇.基因克隆技术能够帮助寻找刺激宿主产生短程抗体的某些抗原表位,通过检测短程抗体来评价治疗效果.同时依靠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生产......
作者:舒新华;易新元 刊期: 2000- 04
-
弓形虫速殖子和缓殖子相互转换机制的研究进展
弓形虫是广泛分布的机会性致病原虫,速殖子和缓殖子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其致病的中心环节.速殖子引起的急性感染可被宿主正常的免疫系统所抑制,从而转变为代谢、增殖缓慢的缓殖子,并以包囊的形式继续存在于脑、肌肉和视网膜等细胞中,形成隐性感染.当宿主免疫功能下降时,包囊中的缓殖子则可变为代谢旺盛、增殖迅速的速殖子,引起组织破坏,形成局部炎症,如慢性脑炎和视网膜脉络膜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直接导致这类免疫功能受累......
作者:杨培梁;彭鸿娟;陈晓光 刊期: 2000- 04
-
卡氏肺孢子虫在大鼠肺内的发育及其引起的病理变化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是艾滋病(AIDS)患者的一种常见机会性感染,其预后极差.近年来,AIDS患者不断增多.因此,建立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用于筛选治疗PCP药物成为研究热点.国外用作动物模型的大鼠有SpragueDawley(SD)、Wistar、Lewis及Fisher等,其中SD大鼠为常用动物模型[1].国内选用Wistar大鼠较为普遍.本文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重点观察卡氏肺孢子虫的形......
作者:郭俭;杨元清;吴嘉彤;施晓华 刊期: 2000- 04
-
原虫基因转染的研究进展
随着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P.f.)2号[1]、9号[2]和3号[3]染色体序列的相继明了,关于P.f.基因组的研究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在未来的2~3年内,将有可能完成其全部基因组序列分析,疟原虫研究即将或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4]。......
作者:王宪峰;薛采芳 刊期: 2000- 04
-
不同方案防治血吸虫病的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在血吸虫病高度流行的湖沼地区、围绕农业综合开发防治血吸虫病传播,探索加速湖沼地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新途径具有现实意义.作者等在潜江市试验区,针对血吸虫病流行因素与规律,曾分别采取4种不同的防治方案,进行3年(1992~1994年)试点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技术经济效果.......
作者:王文梁;朱晓红 刊期: 2000- 04
-
上海市青浦区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病原追踪调查
我区消灭血吸虫病已达16年,其间未出现急性感染新患者、新病畜和阳性钉螺;但与我区毗邻的金山和松江地区至今仍可查见残存钉螺,且随近年来人口流动频繁,本市时有极少数外源性血吸虫病患者的报道.为做好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成果巩固工作,在做好外源性传染源输入监测的同时,开展了本次对血吸虫病(包括慢性血吸虫病和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慢血和晚血)患者的病原追踪调查,旨在搞清楚其是否尚具有传染源作用.......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00- 04
-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与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用于海南省南桥疟区流行病学的调查
为了解不同疟区人群疟疾抗体水平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带虫者的检测效果,我们于1998年10月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与PCR技术对南桥高疟区与大园村低疟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与镜检法对照比较.......
作者:柳坚;蒙锋;华德 刊期: 2000- 04
-
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图像分析研究
日本血吸虫卵的平均长径和短径教科书中早有记载[1].用图像分析仪测其多种数据,经查阅中国医学科学院1981年元月至1999年6月的光盘资料,未见有关报道.为了设计人门静脉内日本血吸虫卵过泸器孔眼的大小,测量515个虫卵的多项数据,报道如下.......
作者:彭善友;黎辉;王则胜 刊期: 2000- 04
-
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的脱囊及感染途径
对氏狸狸殖吸虫感染,长期认为摄入的活囊蚴达十二指肠,由于胆汁的消化作用使囊壁软化,囊内幼虫脱囊而出.近来一些观察指出,斯氏狸殖吸虫囊蚴可因环境温度较高而自行脱囊.我们在斯氏狸殖吸虫病实验研究中,亦见囊蚴自行脱囊现象,并发现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的脱囊方式为囊壁爆裂式,脱囊过程迅速.分析有关人体病例,认为囊蚴有在口腔脱囊,后尾蚴直接侵入口腔粘膜或沿相通反道移行,引起头部病变的可能性.......
作者:姚曙光 刊期: 2000- 04
-
溶血所保存的陈旧微丝蚴血片染色的研究
目前,丝虫病的诊断仍以查血中的微丝蚴为确诊的方法.理想的微丝蚴血片对医学生与防治丝虫病工作者认识和掌握微丝蚴的形态很有帮助.为解决目前教学中标本来源的困难,作者对本室溶血后未染色保存达22年之久的微丝蚴血片做了染色实验.......
作者:王唯唯;朱家勇;戴世忠 刊期: 2000- 04
动态资讯
- 1 复方蒿甲醚及复方甲氟喹治疗恶性疟56例
- 2 腔阔盘吸虫18S rRNA及亲缘关系分析
- 3 海南恶性疟原虫pfcrt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单体型研究
- 4 SDBIOLINE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 5 阴道毛滴虫接触依赖性细胞毒性的分子作用及化学基础
- 6 粪检隐孢子虫卵囊阳性幼儿血清PA和Fn的检测
- 7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杂志征稿简介
- 8 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9 猪带绦虫六钩蚴表膜结合蛋白45WB2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10 海南南桥乡疟疾调查
- 11 人脑裂头蚴病一例
- 12 重症粪类圆线虫感染并脑膜瘤、胆结石一例
- 13 青海省达日县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 14 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的培养
- 15 日本血吸虫核糖体蛋白SjRibosomal_L18a及其B细胞表位的筛选和评价
- 16 苦参碱和阿苯达唑联合治疗小鼠泡球蚴病的机制探讨
- 17 三氯苯哒唑驱除人体巨片形吸虫1例报告
- 18 肺型恶性疟合并戊型肝炎一例
- 19 河南省HIV携带者刚地弓形虫感染情况
- 20 2015-2016年宁夏农村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现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