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9年第5期文章
  • 我国血吸虫疫苗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血吸虫病疫苗研究一直是WHO/TDR热带病防治和我国血防研究的热点内容,近年来我国有关血吸虫病疫苗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蛋白质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血吸虫病疫苗研究已发展到基因工程疫苗研制阶段.其中DNA疫苗已成为当前我国血吸虫病疫苗研究的主流方向.同时,新的有效疫苗抗原分子的筛选鉴定及其配伍与优化,混合疫苗、多价疫苗的构建及其与佐剂的联用,为提高疫苗免疫保护效果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汪世平;陈秀春;高冬梅 刊期: 2009- 05

  • 我国棘球蚴病防治面临的挑战和研究需求

    本文在回顾我国棘球蚴病防治工作的基础上,讨论了当前防治工作的新机遇,分析了开展防治工作面临的各种挑战.在总结国际和国内与棘球蚴病作斗争的历史经验基础上,评述了我国近20年来在棘球蚴病防治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认为在我国西部地区适时启动全面预防控制囊型棘球蚴病计划已具备了现实可能性,提出了为完成该项任务迫切需要解决的研究课题.......

    作者:柴君杰 刊期: 2009- 05

  • 我国抗蠕虫药物研究的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本文综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抗蠕虫药物,包括抗线虫、吸虫和绦虫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并就在抗蠕虫药物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肖树华 刊期: 2009- 05

  • 我国疟疾疫苗研究进展及前景

    研发安全有效的疟疾疫苗是当前全球疟疾防治的重要需求.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技术的应用,有效推动了疟疾疫苗的研发进程.30多年疟疾疫苗研发已取得了重要的成果,鉴定了一批有价值的疫苗候选抗原,其中一些已进入临床试验,一些结果令人鼓舞.我国疟疾疫苗研发同样取得可喜进展.自主研制PfCP-2.9疟疾疫苗在国内率先进入临床试验,一些疟疾疫苗候选抗原也陆续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近年来,多种国家科技计划和国际上研......

    作者:张冬梅;潘卫庆 刊期: 2009- 05

  • 日本血吸虫病防治技术的探索与思考

    本文从理论到实践简要阐述了日本血吸虫病防治及其技术探索的难度,并分析了我国现行血防技术的不足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巩固我国血防已取得的成效,早日实现传播阻断目标,提出了应优先加强研究的血防技术内容.......

    作者:曾庆仁;杨胜辉;何永康 刊期: 2009- 05

  •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了因地制宜的综合性防治血吸虫病策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至2008年底,全国有血吸虫病流行的12个省(市、区)中5个已阻断传播,454个流行县(市、区)中有265个已阻断传播,97个已控制传播;全国血吸虫病病例数由防治初期的1000余万例降至41.3万例.目前,尚未控制传播的92个县(市、区)均分布在湖沼和高原山区,防治工作难度很大.由于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综合性防治策......

    作者:郑江 刊期: 2009- 05

  • 上海粉尘螨变应原及特异性免疫治疗

    我国螨性变态反应的研究开始于1970年代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当地的粉尘螨螨种制备的变应原SMU-Df,其过敏活性与国外同种比较,超过许多倍属于高的,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参考品、弗吉尼亚大学标准品、丹麦哥本哈根变态反应研究所标准质量品等.SMU-Df经凝胶层析所显示的蛋白峰曲线型与粉尘螨代谢培养基者基本相似,其变应原性也相仿.过敏病例可用皮肤点刺试验、鼻腔激发试验和血清I......

    作者:温廷桓 刊期: 2009- 05

  • 钉螺遗传学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钉螺的生物学研究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运用种群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钉螺遗传学特性,及其与钉螺分布和对血吸虫易感性等开展了系列研究,旨在探索阻断血吸虫生活史的新方法.但国内就钉螺遗传学研究特别是与日本血吸虫相容性的遗传特性方面的研究仍较簿弱,今后研究重点应借鉴国际上对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的大量研究结果与方法,特别是借助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等现代研究方法,开展钉......

    作者:周晓农;李石柱;刘琴;张仪 刊期: 2009- 05

  • 弓形虫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弓形虫为顶复动物门寄生原虫,呈世界性广泛分布,可感染所有温血动物,并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时导致严重的疾患,其极高的流行性和致病的机会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回顾了弓形虫研究的历史,综述了目前弓形虫研究的热点并提出了在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晓光;谭峰 刊期: 2009- 05

  • 我国内脏利什曼病的现状和对防治工作的展望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对内脏利什曼病的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至20世纪70年代末,大部分流行区的内脏利什曼病已告消除.目前,新疆、甘肃、四川、陕西、山西和内蒙古等西部6省(区)仍有内脏利什曼病流行或散发,防治难度较大.为巩固成果,应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流行因素、媒介蛉种的生物学和防制、野生动物宿主、以及降低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等方面开展调查和研究,以提高对该病的防治水平;同时,对已消除该病的省(市、区)......

    作者:管立人 刊期: 2009-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