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7种抗疟药抑制疟色素形成及其体外、体内抗日本血吸虫作用的比较观察
目的比较、观察7种抗疟药抑制疟色素(hemozoin)的形成,与其体外和体内抗血吸虫的作用.方法抑制疟色素形成是通过观察25μmol/L磷酸氯喹、盐酸奎宁、奎尼丁、盐酸甲氟喹、磷酸咯萘啶和苯芴醇,以及100μmol/L蒿甲醚在pH4.0~5.0的乙酸钠-高铁血红素(hematin)溶液中对β-hematin形成的抑制作用.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9、测定上述7......
作者:薛剑;姜斌;刘丛珊;孙军;肖树华 刊期: 2013- 03
-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3种重组抗原的双向电泳定位分析
目的利用已有的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granulosus)原头节3种重组抗原rEgZW-5、rEg14-3-3和rEgP-29获得特异性抗体,以识别双向电泳图谱中相应的蛋白位点.方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初步分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蛋白,预判断蛋白分布情况.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原头节蛋白,PDquest软件分析原头节的蛋白质数量、相对分子质量(Mr)和等电......
作者:朱明星;李君良;巨艳;高鹏;赵巍 刊期: 2013- 03
-
IMS-qPCR检测水源性微小隐孢子虫方法的建立
目的将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S)和荧光探针定量PCR(qPCR)相结合,建立水源性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的检测方法.方法以抗微小隐孢子虫卵囊表面抗原Cp23单克隆抗体包被链霉素磁珠,制备特异免疫磁珠,根据卵囊回收率优化分离和富集卵囊条件.根据微小隐孢子虫核糖体DNA小亚基(18SrDNA)基因(登录号AB513881.1)序列设计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以分离纯化后的微小隐孢子虫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扩......
作者:高姗姗;吴绍强;罗静;王承民;张敏;赵宝华;何宏轩 刊期: 2013- 03
-
不同棘球蚴抗原诱导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不同的棘球蚴抗原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DCs)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情况.方法从C57BL/6小鼠股骨中分离出骨髓细胞,用小鼠重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诱导后,获得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分别用重组抗原B(rAgB,15μg/ml)、小鼠细粒棘球蚴囊液(MHF,5mg/ml)、γ干扰素(IFN-γ,1000U/ml,为阳性对照)和RPMI1640......
作者:单骄宇;李海涛;李春燕;肖晋;李亮;张雪;林仁勇;温浩 刊期: 2013- 03
-
青海省称多县藏狐和犬棘球绦虫感染分离株的虫种鉴定
目的对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藏狐和犬体内的棘球绦虫(Echinococcus)进行虫种鉴定.方法搜集称多县意外死亡的藏狐(Vulpesferrilata)6只、驱虫犬5只和未驱虫无主犬1只,剖检小肠,肉眼观察小肠内棘球绦虫感染情况,沉淀法搜集棘球绦虫成虫,虫体经硼砂洋红染色后于镜下观察,初步鉴定虫种后,计算感染度.选取8条多房棘球绦虫和2条石渠棘球绦虫,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线粒体DNA(mt-......
作者:冯凯;黄福强;朵红;付永;沈秀英;彭毛;李伟 刊期: 2013- 03
-
慢性弓形虫感染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炎症因子的表达
目的探讨慢性弓形虫感染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炎症因子的表达.方法将3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慢性弓形虫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15只,感染组小鼠每只经口服感染弓形虫TgCtwh6株包囊30个,对照组喂饮等量生理盐水0.3ml.感染后60d,分离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逆转录PCR(RT-PCR)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
作者:张义华;王璐;汪学龙;沈继龙;张倩;孔兰婷;王为为;陈鹤 刊期: 2013- 03
-
日本血吸虫虫卵SjE16、SjPPIase和SjRobl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真核表达日本血吸虫虫卵蛋白,并评价其在血吸虫病免疫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虫卵RNA,逆转录后获得cDNA.PCR扩增日本血吸虫虫卵特异性或高表达基因SJCHGC01695(SjE16)、SJCHGC00856(SjIMA8)、SJCHGC06249(SjTOR)、SJCHGC06324(SjP40)、SJEFTD02(SjSLP)、SJCHGC06679(SjPPIase)和SJC......
作者:陈清;吴琛耘;冯艳;吴健桦;姚馨萦;徐大刚;王兆军 刊期: 2013- 03
-
小鼠长期服用阿苯达唑对肝脏的影响
目的观察服用阿苯达唑1~16周对小鼠血清中7项肝功能指标和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80只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均分为给药组和阴性对照组.给药组小鼠灌服阿苯达唑136.3mg/(kg·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2、4、6、8、10、12、14和16周时,两组各时段随机取10鼠,眼内眦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肝功能指标,即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
作者:郑琪;刘丛珊;姜斌;徐莉莉;张皓冰 刊期: 2013- 03
-
转座酶对piggyBac转座子在弓形虫内转座活性的影响
为研究转座酶(PBase)对转座子piggyBac在弓形虫细胞内转座效率的影响,将转座酶质粒Toxo-PBase和带红色荧光蛋白(RFP)的转座子质粒PB-Toxo-RFP共同电转染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的弓形虫红色荧光蛋白的转座效率.结果显示,PB-Toxo-RFP和Toxo-PBase共转染组转座效率为73%,PB-Toxo-RFP转染组转座效率为43%,前组显著高于后组......
作者:宋鑫帅;魏峰;张莹光;曹莉莉;刘全 刊期: 2013- 03
-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蛔虫感染16例报告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共16例经胶囊内镜确诊的成人小肠蛔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胶囊内镜图像.16例粪检均未查见虫卵,其中消化道出血15例,贫血15例(重度3例、中度10例和轻度2例),低白蛋白血症2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1例,粪隐血阳性16例.经胶囊内镜检查均为蛔虫感染,其中14例虫体位于上段小肠,2例位于下段小肠.3例观察到虫体周围小肠黏膜充血红斑和糜烂灶,7例......
作者:王璞;李荣智;黄志寅;唐承薇 刊期: 2013- 03
动态资讯
- 1 溴氰菊酯抗性白纹伊蚊抑制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
- 2 猪带绦虫囊尾蚴的发育过程及形态观察
- 3 不同感染来源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3基因多态性分析及抗原表位预测
- 4 恶性疟原虫PFC0460w基因片段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5 日本血吸虫Sj23DNA疫苗的增效研究
- 6 四种刺激剂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脏CD8+T细胞内细胞因子及表面分子CD62L的影响
- 7 荆州市人畜同步化疗控制血吸虫病疫情12年纵向观察
- 8 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图像分析研究
- 9 斯氏按蚊血淋巴蛋白浓度的检测及其意义
- 10 应用微卫星DNA标记探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钉螺群体遗传结构
- 11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引用中文期刊情况初步调查
- 12 周期型马来丝虫副肌球蛋白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构建
- 13 吡喹酮、阿苯达唑单独及其联合治疗脑囊尾蚴病疗效的对比观察
- 14 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胆石症患者胆囊结石类型及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
- 15 唐山市脑囊尾蚴病60例临床分析
- 16 日本血吸虫虫卵cDNA文库的免疫筛选和阳性克隆的鉴定
- 17 日本血吸虫感染度对个体内虫卵计量变异的影响
- 18 弓形虫GRA7致密颗粒蛋白与宿主巨噬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
- 19 华支睾吸虫囊蚴在小鼠体内脱囊时间与部位的观察
- 20 弓形虫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