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通过数学模型预测和评价血吸虫病控制措施效应的理论探讨

    目的通过数学模型对日本血吸虫病控制规律的理论探讨,试图为我国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应用Barbour血吸虫病双宿主模型,以20世纪50年代上海郊区血吸虫病流行水平高低不同的两个自然村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和比较有关控制措施的效应.结果在患病率较高时,人牛同步化疗可迅速降低各项疾病指标.化学灭螺可增强化疗的效果.环境灭螺可获得持久降低人和牛宿主的基本繁殖率和平衡患病率,甚至阻断传......

    作者:吴开琛 刊期: 2005- 06

  • 毛囊蠕形螨感染与头面部皮肤肿瘤的关系

    目的探讨毛囊蠕形螨感染与面部表皮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近4年头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脂溢出性角化病和外毛根鞘瘤病理存档资料共153例,分析153例4种肿瘤中毛囊蠕形螨的感染率,以及与部位和年龄的关系.结果153例4种肿瘤中毛囊蠕形螨的感染率存在差异(P<0.05),基底细胞癌、皮脂溢出性角化病、外毛根鞘瘤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蠕形螨感染率分别为56%(20/36)、21%(3/20)、......

    作者:孙静;桂贤;何金;刘会敏;余宏宇;夏春燕;徐毅 刊期: 2005- 06

  •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HLA-DRB与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HLA-Ⅱ)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的遗传关联性.方法应用基因芯片分析技术对武汉市蔡甸45例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实验组)和44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对照组)的HLA-Ⅱ基因DRB位点等位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并比较两组各等位基因频率以及与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HLA-DRB1*04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R=3.......

    作者:程喻力;徐明星;宋文剑;杨燕;刘文琪;李雍龙;裘敏燕;吴海 刊期: 2005- 06

  • 植物多糖对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VIVO2-IL12-Sj23增效作用的研究

    目的以提取天然香菇菌多糖和茶叶多糖混合物为佐剂,探讨混合型植物多糖对血吸虫疫苗的保护性免疫增效作用.方法构建日本血吸虫重组质粒pVIVO2-IL12-Sj23.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每鼠股四头肌注射生理盐水100μl为对照,B组每鼠注射pVIVO2-IL12-Sj23100μg,C组每鼠注射pVIVO2-IL12-Sj23100μg加等量多糖混合物.小鼠接种后第4周以日本血......

    作者:冯清;胡俊峰;陈涵;楼建林;甘燕;胡媛;石佑恩 刊期: 2005- 06

  • 阴道毛滴虫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系统的RNA干扰

    目的用干扰RNA的方法特异性降解阴道毛滴虫细胞过氧化物酶(Pr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的mR-NA,并观察其对虫体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取患者阴道毛滴虫培养,用酚、氯仿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反转录合成双链RNA(dsRNA)后用RNaseⅢ消化过柱,合成小分子(21~23bp)干扰RNA(siRNA);由脂质载体介导分A、B、C等3组转染,分别降解毛滴虫细胞Prx、TrxR及Prx+Trx......

    作者:章家新;傅玉才;徐晓园;吴统健;曹凤玲 刊期: 2005- 06

  • 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和膜表面蛋白1融合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目的进行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ROP2)和膜表面蛋白1(P30)融合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为弓形虫ROP2-P30基因工程复合抗原的制备做准备.方法半套式PCR扩增编码弓形虫P30的基因片段,克隆至已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pUC119/ROP2中,经PCR和酶切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UC119/ROP2-P30再以SacⅠ/HindⅢ双酶切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b上,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ET28b/ROP2......

    作者:李文姝;陆惠民;闵太善;黄伟达 刊期: 2005- 06

  • 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膜表面蛋白1模拟肽的筛选及鉴定

    目的筛选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膜表面蛋白1(PfEMP-1)的噬菌体表位模拟肽.方法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模拟12肽(KLYLIAEGSVAA)能模拟ICAM-1分子与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结合的功能,以展示该短肽的噬菌体为靶,采用差减筛选法(subtractionmethod)对噬菌体环7肽库进行3轮筛选,通过ELISA、竞争抑制试验鉴定获得的噬菌体短肽与ICAM-1之间的结合特性.对阳性克隆进行......

    作者:郝文波;李明;徐伟文;王萍;陈白虹 刊期: 2005- 06

  • 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4的原核细胞表达与纯化

    目的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4(GRA4)的pET原核细胞表达系统,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及其免疫学活性测定.方法利用PCR扩增弓形虫GRA4基因片段,定向亚克隆入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ET-23a(+),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以组氨酸结合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并对其进行抗原活性分析.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用ELISA检测其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成功构建了弓形虫pET-GR......

    作者:林绮萍;吴少庭;翁亚彪;雷明军;潘晖榕;袁仕善;温见翔;秦莉;黄达娜;张仁利;高世同 刊期: 2005- 06

  • 中华硬蜱血小板集聚抑制剂的分离纯化与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蜱类抗血小板集聚的生物活性成分,了解其与其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葡聚糖SephadexG-50凝胶过滤及高效液相从半饱吸血的中华硬蜱(Ixodessinensis)唾液腺中分离纯化具有血小板集聚抑制活性的蛋白质,用飞行质谱测定该抑制剂的分子量,并用兔富血小板血浆研究其血小板集聚抑制活性.结果通过液相分离,从中华硬蜱唾液腺中得到了一种血小板集聚抑制剂,用飞行质谱测定该抑制剂的相对分子......

    作者:刘勇厚;徐春花;刘至刚;梁建国;赖仞 刊期: 2005- 06

  • 旋毛虫肌幼虫p43cDNA的克隆及鉴定

    目的克隆旋毛虫肌幼虫p43cDNA并对其表达的融合蛋白酶活性进行鉴定与分析.方法用PCR技术从旋毛虫肌幼虫cDNA文库中扩增靶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至大肠埃希菌NovaBlue,序列测定后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转入表达菌DE3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提取包涵体并复性,通过降解双链λDNA测定其融合蛋白脱氧核糖核酸酶Ⅱ(DNaseⅡ)活性.结果......

    作者:郭恒;李莲瑞;刘明远;吴秀萍;孙树民;付宝权;高长玲;卢强;陈启军;P.Boireau 刊期: 20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