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不同地区微小按蚊rDNA-ITS2序列差异
目的比较我国云南、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泰国等不同地区微小按蚊核糖体DNA第2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差异.方法取单只雌蚊蚊腿消化提取DNA,PCR特异扩增rDNA-ITS2片段,并对其扩增产物纯化、测序及分析.结果发现2种不同的ITS2序列(GenBank登录号:AF416783,AF416784),分别与微小按蚊A和C同源,ITS2序列长度及GC含量分别为481bp,54.04%和483......
作者:周水森;汤林华;顾政诚;王漪 刊期: 2002- 01
-
基于线粒体基因分析的中华血吸虫分子种系发生研究
目的测定中华血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1)和NADH脱氢酶亚基1(ND1)基因序列,并根据这些序列构建分子系统发生树,探讨中华血吸虫在裂体属内的系统发生位置.方法以GNT-K法抽提虫体基因组DNA,用特异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于质粒载体,以纯化后的阳性质粒DNA作为模板,M13(F/R)为引物于Licor测序仪测序.检索GenBank,查找曼氏血吸虫等相关......
作者:张广军;邱持平;邱东川;夏明仪 刊期: 2002- 01
-
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猬迭宫绦虫幼虫特异表达基因
目的查找猬迭宫绦虫幼虫-裂头蚴阶段特异性表达基因.方法裂头蚴和成虫组织用异硫氢酸胍-步法提取总RNA,用DNA酶去除总RNA中污染的DNA.使用T12MA、T12MC、T12MG和T12MT4种锚定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再用1种随机引物与上述4种锚定引物在含同位素的反应液中进行PCR反应.将PCR产物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经放射自显影后,从凝胶上选出裂头蚴与成虫不同的差异带,PCR扩增后......
作者:刘殿武;朱冰;王晓波;闫会敏;丁月新 刊期: 2002- 01
-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系的培育研究
目的培育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系.方法与结果采用伯氏疟原虫接种传代和青蒿素剂量递增法分3条路线进行培育:A线,青蒿素起始剂量为126.2mg/kg(相当于1/2ED50),递增剂量为60mg/k,每隔2代改为126.2mg/kg加强1次.第14、30、44及第60代抗性指数(I50)逐渐上升,分别为4.01、10.11、16.02及18.93;至第76代,抗性减弱,I50为14.89;至第108代,......
作者:陈颖丹;林宝英;张家埙 刊期: 2002- 01
-
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鸟氨酸脱羧酶活性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后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鸟氨酸脱羧酶(ODC)活性的变化.方法将日本血吸虫成虫剪碎后,收集成虫细胞,培养1wk后依次用3μg/ml的MNNG处理48h,用RP-MI-1640加10%小牛血清及常量抗生素的培养基清洗数次并继续培养.对照组不用MNNG处理.分光光度法测定ODC活性.结果MNNG诱导后第2、3周ODC活性显著增高.结论日本血吸虫成虫细......
作者:范虹;黄敏;王倩;李曼军 刊期: 2002- 01
-
上海地区肠道线虫病防治工作回顾与建议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状况,对今后的防治工作提出建议.方法回顾建国以来采取各项防治措施后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的变化,分析上海地区防治肠道线虫病面临的新情况及挑战.结果随着药物驱虫、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及粪水管理等多项防制措施的实施、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由1955年的62.6%降至2000年的8.2%,下降了88.5%.其中,蛔虫感染率由52.1%降至6.3%,......
作者:蔡黎;黄德生;马杏宝;张宝秀;傅英华;葛宏妍 刊期: 2002- 01
-
序列标签法寻找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目的寻找日本血吸虫新的疫苗候选分子,通过构建基因的反义核酸表达载体进行基因性质功能研究.方法运用表达序列标签法寻找并获得日本血吸虫新基因,对未知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并构建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结果获得表达序列标签JAYL0230的全长cDNA序列,其推导氨基酸序列与人类和猪等生物的抗凋亡因子1具有同源性,将之反向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中.结论表达序列标签法与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有利于寻找新基因,......
作者:李焱;余新炳;吴忠道;李晖婷;包俊英;邵筱 刊期: 2002- 01
-
安徽、江西及江苏3省血吸虫病患者与钉螺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目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江苏、安徽、江西3省血吸虫病疫情空间分布规律.方法收集3省近20年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数据,建立GIS空间数据库.在ArcView3.x,S-PLUS及SpatialStatiSticS软件(模块)支持下对建立的血吸虫病GIS数据库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结果安徽及江西省血吸虫病患者总数及钉螺总面积不同代表年份中,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钉螺分布的相关系数......
作者:杨国静;周晓农;汪天平;林丹丹;洪青标;孙乐平 刊期: 2002- 01
-
晚期日本血吸虫病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1:1、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为健康人,慢性血吸虫病(慢血)患者,每组调查213例.调查内容包括:血吸虫病患病史、治疗史、疫水接触史、社会经济状况及营养状况等.检测细胞、体液免疫水平、5项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s)和ABO血型及B超等.用SAS软件,以1:1、1:2配对单因素和逐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吸虫病检查次数(OR=......
作者:袁兆康;周小军;郑辉烈;刘汉强;严涛;陈年高;古小南;汪维周;李国华 刊期: 2002- 01
-
包虫病免疫预防浅谈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在我国以囊性包虫病为主,主要在我国西部和北部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西藏、四川和内蒙古等8省(自治区)的牧区流行.但近年的报道资料显示包虫病呈现由牧业区向农业区和城区扩散,由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向东部和南部蔓延的趋势.除上述8省(区)外,原发性包虫病例也在云南、山西、河南、河北、黑龙江、山东、天津、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和广东等12省(市)出现......
作者:傅玉才;许世锷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
- 1 我国南方五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与疟疾防治效果关系的探讨
- 2 RNA干涉及其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 3 卫氏并殖吸虫感染循环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4 我国4种白蛉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2区PCR-RFLP多态性分析
- 5 日喀则市棘球蚴病流行现状分析
- 6 用PCR技术检测大鼠弓形虫DNA
- 7 高原平坝地区血吸虫病监测措施的探讨
- 8 恶性疟原虫TRAP/CSP融合抗原的构建及表达
- 9 RH株弓形虫速殖子体外入侵大鼠肠上皮细胞与增殖的动态观察
- 10 常见嗜尸性蝇类蛹壳样品在种属分子鉴定中的应用
- 11 华支睾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重组蛋白的纯化、酶学活性及免疫学研究
- 12 卡耶塔环孢子虫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13 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基因的分型研究
- 14 贵州省黑斑蛙体内裂头蚴扫描电镜观察
- 15 137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临床分析
- 16 江苏省2006年疟疾疫情分析
- 17 自噬相关5蛋白对刚地弓形虫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 18 东方田鼠血清IgG抗体的快速纯化法
- 19 发酵昆布对钉螺的诱杀效果
- 20 残存中等密度和较高密度班氏微丝蚴血症持续时间及传播作用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