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微量荧光法体外测定恶性疟原虫对4种常用抗疟药的敏感性
目的验证微量荧光法(MFA)用于恶性疟原虫体外药物敏感性和抗疟药物筛选的适用性.方法运用MFA测定氯喹、青蒿素、蒿甲醚和咯萘啶等4种常用抗疟药物对体外培养FCCl/HN株恶性疟原虫的敏感性,并对该方法所测得的量效曲线(dose-responsecurves)及50%有效抑制浓度(IC50)与光学显微镜镜检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FA所测定的氯喹、青蒿素、蒿甲醚和咯萘啶的IC5o分别为18.79......
作者:黄芳;汤林华;王琴美;倪奕昌 刊期: 2006- 01
-
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诱导抗日本血吸虫保护性免疫作用比较
目的比较树突状细胞(DCs)和巨噬细胞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体外分别负载DCs和巨噬细胞,将负载和未负载的DCs和巨噬细胞分别免疫BALB/c小鼠3次,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42d后门静脉灌注法收集成虫,计数肝脏中的虫卵,比较各组小鼠血吸虫成虫负荷和雌虫生殖能力,以评估DCs和巨噬细胞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作用.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
作者:沈定文;李雍龙;刘文琪;龙小纯;刘娟;Andreas Ruppel 刊期: 2006- 01
-
湖北钉螺种群内AFLP分子标记遗传变异分析
目的探讨湖北钉螺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及其程度.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9省(云南、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13种群湖北钉螺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钉螺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结果湖北钉螺13种群AFLP扩增片段位点数为403~472,江西星子钉螺种群内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频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93.2%、0.......
作者:周艺彪;赵根明;韦建国;姜庆五 刊期: 2006- 01
-
犬体内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混合感染
目的证实家犬体内是否存在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混合感染.方法从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现场收购的30条牧羊犬,经麻醉后处死解剖,在1只雌性牧羊犬小肠内发现棘球绦虫成虫1万条以上,经显微镜观察,疑为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混合感染.用Eglf/r和EM-15/17EM引物分别对两种棘球绦虫的线粒体DNA特异目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鉴定.结果形态学观察:细粒棘球绦虫孕节长大,生殖孔偏后,位于节片一侧......
作者:温浩;张亚楼;Jean-Mathieu BART;Giraudoux p;Vuitton DA;马旭东;邹林樾;苗玉清;Craig PS 刊期: 2006- 01
-
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保护性免疫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约氏疟原虫(P.yoelii)17XL感染DBA/2小鼠的免疫应答机制及免疫效应的动态变化.方法1×106P.yoelii17XL感染的红细胞经腹腔接种DBA/2小鼠,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IL-4和IL-10的水平以及特异性抗体IgG水平.Griess反应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小鼠原虫血症、单核细胞百分率,观测......
作者:郑伟;刘军;孟冬娅;胡晓芳;曹雅明 刊期: 2006- 01
-
阴道毛滴虫重组蛋白AP33的制备、鉴定和初步应用
目的克隆阴道毛滴虫(T.v)重组蛋白AP33的基因(ap33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鉴定重组融合蛋白AP33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方法从阴道毛滴虫临床分离虫株Tv317抽提总RNA,经mRNA纯化试剂盒纯化后逆转录合成cDNA.以cDNA为模板扩增ap33基因,T-A克隆后测序,构建pET32a(+)的ap33基因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株,用不同浓度的异丙基-β......
作者:梁韶晖;黄慧聪;潘长旺;邢文鸾;秦茜;诸葛青云;谭峰 刊期: 2006- 01
-
中华按蚊防御素基因 cDNA序列和基因组序列的克隆及鉴定
目的克隆中华按蚊防御素基因全长cDNA序列及基因组序列,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已发表的埃及伊蚊和冈比亚按蚊等的防御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提取中华按蚊总RNA并构建其基因组文库,分别进行多轮RT-PCR和巢式PCR扩增,将所得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并应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从中华按蚊基因组文库中扩增出完整的防御素基因组序列(由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组成)以及5′......
作者:张亚晶;陈晓光;郑学礼;王春梅 刊期: 2006- 01
-
2000~2004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目的分析全国21个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2000~2004年的疫情,掌握各监测点的疫情变化趋势.方法根据,对上述监测点疫情进行纵向观察.结果有6个监测点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2个监测点活螺密度和感染螺密度逐步下降,但多数监测点的螺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监测点的耕牛感染率各年间有起伏,且居高不下.5年间每年均有急性血吸虫病例发生,但晚期血吸虫病病例数无明显变化.在已消灭地区的上海市金山区枫泾监......
作者:赵根明;王立英;赵琦;陈贤义;肖东楼;何纳;韦建国;姜庆五 刊期: 2006- 01
-
新药三苯双脒肠溶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三苯双脒肠溶片对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的驱虫效果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广东、江苏2省4县流行区的单纯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感染者共629例,按统一的临床试验方案,随机双盲治疗522例,开放治疗107例.对钩虫感染者同时作虫卵计数、钩蚴培养及虫种鉴定.以阿苯达唑为对照药物,观察驱虫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三苯双脒400mg和阿苯达唑400mg顿服,钩虫感染者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89.5%(......
作者:吴中兴;方悦怡;刘宜升 刊期: 2006- 01
-
猪带绦虫卵体外孵化方法的比较
本文比较了次氯酸钠(NaClO)法和消化酶法对带绦虫卵的孵化率及六钩蚴存活率.结果,两种方法对虫卵的孵化、激活均有显著效果(P值均>0.05).NaClO法,反应时间短(<5min),孵化率和六钩蚴存活率高达96.4%和89.0%,不需要昂贵的反应试剂,是较为理想的体外虫卵孵化方法.......
作者:赵艳兵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鼻腔及上颌窦蝇蛆病1例
- 2 日本血吸虫Mr 23 000抗原与白细胞介素-12多价DNA疫苗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 3 人芽囊原虫标本染色方法的改进
- 4 安氏隐孢子虫ATP结合盒式转运蛋白1基因的克隆与离子转运
- 5 安徽省部分地区山羊蓝氏贾第鞭毛虫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型分析
- 6 刺蛾过敏性荨麻疹的心电图改变
- 7 茂名市农村中小学生集体驱虫效果分析
- 8 树突状细胞在蠕虫感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 9 RNA原位杂交法动态观察弓形虫速殖子对BALB/c小鼠小肠黏膜的黏附及侵入
- 10 猪蛔虫卵低温保存5年后的存活率及侵袭力
- 11 本刊2003年第21卷作者索引
- 12 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唾液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 13 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图像分析研究
- 14 疟疾偶联疫苗
- 15 埃及伊蚊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家族的筛选和表达谱分析
- 16 眼眶细粒棘球蚴病1例
- 17 医学吸虫抗氧化酶家族的研究进展
- 18 中国消除疟疾的持续挑战:输入性疟疾
- 19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和脾脏淋巴细胞及其表面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动态变化的研究
- 20 21世纪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