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日本血吸虫CAI基因的亚克隆表达与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目的克隆和表达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Sj)CAI基因,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免疫保护效果测定,评价其作为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方法将SjCAI基因亚克隆至pGEX-5X-3载体,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ER2566,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进行表达,用表达产物免疫小鼠,并设分别注射等体积的弗氏完全佐剂和PBS的两组对照组,观察免疫保护效果.结果在I......
作者:罗秀菊;袁仕善;易新元;曾宪芳;张顺科;唐连飞;蔡春;章洁;Larry McReynolds 刊期: 2003- 06
-
日本血吸虫模拟短肽诱导小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模拟短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预测其在抗血吸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粗提纯大鼠血清IgG为配基对噬菌体肽库进行3轮免疫学筛选.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检测其特异性并进行序列分析;用阳性克隆免疫小鼠,以4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感染后42d剖杀取虫,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用ELISA测定免疫鼠抗体反应.结果经过3轮筛选,特异性噬菌体得到有效富集;自动测序仪测序获得2个模拟肽分子;将其用......
作者:王敏;易新元;曾宪芳;李先平;周东明 刊期: 2003- 06
-
县级血防机构防治管理模式意向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现有血防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适应我国血吸虫病流行规律的有效县级防治管理体系.方法以针对性抽样信访问卷调查方式,对血吸虫病专家、管理者和专业人员进行半定量问卷调查.用SPSS10.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疫情原因分析采用百分比和评分法.研究现有血防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共发调查表380份,其中专家和管理者40份,回收33份(回收率为82.5%).专业人员......
作者:姜庆五;王伟炳;徐飙;陈贤义 刊期: 2003- 06
-
日本血吸虫22.6 kDa抗原T细胞表位的重组、表达及初步鉴定
目的鉴定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抗原(Sj22.6)的T细胞表位.方法用计算机软件预测Sj22.6分子的T细胞表位,设计并合成其编码核苷酸,定向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ET-32c(+),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出重组克隆.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TA柱纯化.用纯化后的表位肽融合蛋白体外刺激C3H小鼠脾单个核细胞,3H-TdR掺入法检测其增殖.结果用计......
作者:王新军;张兆松;李光富;王勇;刘丰;季旻珺;朱翔;蔡晓萍;吴观陵 刊期: 2003- 06
-
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的虫体免疫定位
目的研究抗重组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rSj14-3-3)单克隆抗体对天然Sj14-3-3的结合活性,观察Sj14-3-3在虫体内的定位.方法从阳性钉螺体内逸出尾蚴,感染家兔,分别于感染后15d和42d剖杀,静脉灌注法收集童虫和成虫制备冰冻切片.利用rSj14-3-3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探讨信号蛋白14-3-3虫体内的分布.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rSj14-3-3单克隆抗体可特异......
作者:刘庆中;沈继龙;汪学龙 刊期: 2003- 06
-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脾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
目的研究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肝、脾组织Ⅰ型胶原(C-Ⅰ)和Ⅲ型胶原(C-Ⅲ)的含量变化.方法对55例晚血患者肝活检标本和脾切除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查,肝、脾纤维化程度分期,经天狼猩红染色后,于偏光显微镜观察C-Ⅰ、C-Ⅲ分布情况.用图像分析仪计算C-Ⅰ、C-Ⅲ含量.5例正常肝、脾标本作对照.结果患者肝组织C-Ⅰ、C-Ⅲ含量明显增加(P<0.01),肝窦中也明显增加(P<0.01),C-Ⅰ/C-Ⅲ......
作者:陈家林;陶君;蔡卫民;张燕萍 刊期: 2003- 06
-
2000~2002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疫情变化规律.方法根据,对全国21个监测点2000-2002年的疫情进行纵向观察.结果在全国各血吸虫病监测点中,2个监测点的病情、螺情连续三年下降;多数监测点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8个监测点的耕牛感染率有所下降,另有2个监测点连续3年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在上述监测点中,8个点的活螺密度和感染螺密度较2001年增加,其中有6个点高于建点初的水平;湖南君山监测点20......
作者:赵琦;赵根明;陈贤义;王立英;何纳;韦建国;姜庆五 刊期: 2003- 06
-
蒿甲醚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在神经毒性中的作用
目的用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原代培养的大鼠神经元细胞和大鼠脑线粒体作为体外模型观察线粒体跨膜电位(mitochondrialmembranepotential,MMP)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在蒿甲醚引起的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蒿甲醚对线粒体跨膜电位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法分析蒿甲醚对线粒体肿胀度的影响.结果蒿甲醚能够降低两种细胞的MMP,使其峰值左移,摄入的Rh1......
作者:赵艳红;王京燕 刊期: 2003- 06
-
应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旋毛虫病患者血清IgG
目的研究应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快速检测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抗旋毛虫IgG抗体.方法采用旋毛虫肌肉期幼虫膜抗原,以胶体金颗粒结合的羊抗人IgG为标记抗体,以颜色深浅为判断阳性标准.结果纯化的旋毛虫肌肉期幼虫膜抗原与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旋毛虫IgG抗体通过渗滤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反应,10min内即可直接观察结果.在76份患者血清的检测中,阳性率为94.74%,与ELISA法的检出阳性率86.84%......
作者:刘英杰;刘云;曲耀华;郑勇;刘艳红;张永利;陈娟 刊期: 2003- 06
-
泡球蚴感染BALB/c小鼠IgG亚类和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
目的观察小鼠感染泡球蚴后其体液免疫的动态变化.方法BALB/c小鼠感染泡球蚴后,分别于2、4、8、12、16、20及25wk(IgG含量达高峰)取脾脏制备淋巴细胞悬液体外培养,分别以多房棘球蚴抗原(EmAg)、伴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诱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IL-1);以植物凝集素(PHA)刺激诱生干扰素γ(IFN-γ).检测培养......
作者:李富荣;石佑恩;史大中;D.A.Vuitton;P.S.Craig 刊期: 2003- 06
动态资讯
- 1 肝囊型棘球蚴囊周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 2 刚地弓形虫抑制蛋白的原核表达与免疫反应性分析
- 3 第三次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螺情专题调查师资培训班纪要
- 4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鼻内免疫小鼠抵抗弓形虫感染作用的观察
- 5 弓形虫GRA7致密颗粒蛋白与宿主巨噬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
- 6 日本血吸虫消减雌性成虫cDNA文库的建立及其特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7 转染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1编码基因的小鼠巨噬细胞生物学特性
- 8 3 126例肝细粒棘球蚴病外科治疗
- 9 小儿脑囊尾蚴病32例临床分析
- 10 DIGFA和SPA-ELISA检测弓形虫特异性抗体
- 11 阴道毛滴虫半胱氨酸蛋白酶3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
- 12 玉树县人体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 13 输入性间日疟2例
- 14 简单异尖线虫L-样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15 钉螺AFLP分子标记电泳图谱信息数量化数据的分析
- 16 氨基醇咔唑化合物BTB3体外抗细粒棘球蚴效果的评价
- 17 棘球蚴病野外犬科类传染源网格化干预与评价
- 18 云南省建水县一起旋毛虫病暴发
- 19 多房棘球绦虫apomucin基因qPCR引物的筛选及潜在应用
- 20 血吸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