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5年第6期文章
  •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控

    当前我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疫情呈现传统疾病死灰复燃、新发疾病不时出现的特点,使得防控形势较为严峻.本文概括介绍了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分类、流行病学特征与流行因素、防控原则与对策,以期为今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汪天平 刊期: 2015- 06

  • 弓形虫的基因型及其主要效应分子的致病机制

    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是一种广泛寄生于人和温血动物有核细胞内的顶复门原虫(Apicomplexan),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和致病机制.Toxoplasma属下仅此一个虫种,但对其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表明,世界各地的弓形虫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或微卫星标记分型,已从野生动物、家养禽畜和人体分离虫株中发现了232个基因型.其中,北美的弓形......

    作者:沈继龙;王林 刊期: 2015- 06

  • 机会性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不断增长,机会性致病寄生虫感染相应的增多.目前,人们对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的生物学知识认识不足,对虫种的鉴定分型、人群感染状况、感染的来源及方式等的研究较少,多数机会性寄生虫研究缺乏动物模型.HIV在特殊人群中的流行,促进了对机会性感染的研究和认识,大大降低了机会性感染的发病率.机会性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临床医生的认识不足,缺乏敏感、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和治疗药物,是感染性疾病防治......

    作者:朱淮民 刊期: 2015- 06

  • 大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研究的探讨

    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将进一步降至较低水平,建立适应低疫情态势下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体系,对巩固血防成果、保障人群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分别从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的重要性、研究方向、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于监测预警研究的主要内容等4个方面,探讨大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研究的可行性,以期提高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研究的效能,加快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作者:杨坤;李石柱 刊期: 2015- 06

  • 棘球蚴病防治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棘球蚴病已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传染病,我国为棘球蚴病高发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棘球蚴病的手术和药物治疗、基因组学研究、信号转导通路、棘球蚴对中间宿主肝脏增殖与损伤及疫苗研制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中间宿主的免疫诊断和药物治疗,以及终末宿主疫苗的研制方面仍然面临挑战.本文就棘球蚴病的防治在过去取得的成就和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作一综述.......

    作者:温浩;吐尔干艾力·阿吉;邵英梅;林仁勇;李海涛;吐尔洪江·吐逊;吕国栋;张文宝 刊期: 2015- 06

  • 中国参与全球被忽视热带病治理的差距

    本文通过对中国参与全球被忽视热带病(neglectedtropicaldiseases,NTDs)治理的差距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参与全球NTDs治理的工作重点以及所需要提升的能力,为推动全球NTDs的防控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丁玮;周晓农;官亚宜;姚嘉文;肖宁 刊期: 2015- 06

  • 全国重点寄生虫病的防控形势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进一步强化贯彻了多项寄生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加速推进了血吸虫病、疟疾、棘球蚴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为进一步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寄生虫病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和防控经验,本文对重点寄生虫病防控形势进行了分析,以明确我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控工作任务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我国寄生虫病“十三五”防控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严俊;胡桃;雷正龙 刊期: 2015- 06

  • 我国血吸虫病传染源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与发展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快速侦检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关键.随着我国血吸虫病的有效控制,传染源检测技术也不断得到更新.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血吸虫病流行区均已进入传播控制阶段,人畜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明显下降,传统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和常规免疫学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对血吸虫病传染源快速检测的需求,血吸虫病基本消除阶段对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以及在快捷、简便和成本等方面提出......

    作者:汪世平;何鑫;周云飞 刊期: 2015- 06

  •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变、人口和物资流动日趋频繁,饮食来源和方式多样化,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呈现新的特点,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成为我国及全球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我国及全球较为重要的一些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总结了目前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趋势,以及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技术研究、致病机制研究的现状与缺陷.此外,也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检测、基础......

    作者:黄艳;余新炳 刊期: 2015- 06

  • 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性的研究进展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我国发明的强效抗疟药,WHO已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ACTs)为治疗恶性疟的一线药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已使全球疟疾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但近年来,在东南亚多个地区陆续报道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抗性,并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这已严重威胁到全球疟疾防治和消除疟疾计划的实施.本文综述近年来恶性疟原虫......

    作者:张逸龙;潘卫庆 刊期: 201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