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恶性疟原虫己糖转运体编码基因的体外扩增、克隆及表达
[目的]体外扩增、克隆和表达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的己糖转运体(PfHT1)基因,为研究其保护性免疫创造条件.[方法]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的体外培养;碱裂解法提取基因组DNA;PfHT1基因的PCR扩增、克隆;脂质体介导法转染HEPG2细胞株及真核表达.[结果]从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特异性的编码PfHT1的基因序列,片段大小为1516bp;成功构建pN3-HT1真核表达重组......
作者:魏泉德;余新炳;叶苓;徐劲 刊期: 2000- 06
-
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鉴定
[目的]制备抗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LDHp)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方法]用纯化的LDHp重组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筛选分泌高滴度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效价,ELISA、Westernblot试验分析其特异性.[结果]筛选出2A5和1H10两株能稳定分泌抗LDHp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两株单抗均为IgG2b,2A......
作者:吴英松;董文其;李明;高洋;毕惠祥;李英杰 刊期: 2000- 06
-
我国内脏利什曼病山丘疫区与平原疫区利什曼原虫SSU rDNA多变区序列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内脏利什曼病(VL)山丘疫区与平原疫区利什曼原虫(L.d)分离株小亚基核糖体DNA(SSUrDNA)多变区的序列差异.[方法]n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SSUrDNA基因的特异片段克隆于pGEMR-TEasyVector上,采用通用引物M13进行PCR扩增,全自动测序仪测序.[结果]序列分析显示,扩增的5株利什曼原虫SSUrDNA序列大小均为392bp;序列差异均发生在两个......
作者:卜玲毅;胡孝素;敬保迁;易桃林 刊期: 2000- 06
-
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磷酸葡萄糖变位酶、醛缩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和烯醇化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蒿甲醚(Art)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磷酸葡萄糖变位酶(GPM)、醛缩酶(ALD)、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GM)和烯醇化酶(ENO)的影响.[方法]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4~5wk后,1次灌服Art100mg/kg或300mg/kg,并于24~48h后剖杀,收集日本血吸虫雌虫和雄虫,按NADPH的生成量或NADH的耗用量测定虫体的上述4种酶活力.[结果]经Art100mg/kg作用24h后,雌......
作者:翟自立;尤纪青;郭惠芳;焦佩英;梅静艳;肖树华 刊期: 2000- 06
-
我国雷氏按蚊和嗜人按蚊的分子鉴别和分类地位的探讨
[目的]论证我国雷氏按蚊与嗜人按蚊的分类地位.[方法]采用分子鉴别法(鉴别PCR和rDNA-ITS2序列)检测辽宁及山东两省现场按蚊标本,并依据ITS2区序列建立分子系统树.[结果]分子鉴别显示,辽宁和山东两省均存在雷氏按蚊和嗜人按蚊.我国雷氏按蚊(辽宁和山东省,n=6)和嗜人按蚊(辽宁、云南、河南和四川省,n=10)ITS2序列长度和GC含量分别为451bp、46.2%,448bp、46.0%;......
作者:马雅军;瞿逢伊;曹毓存;杨宝金 刊期: 2000- 06
-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RES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目的]测定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环状体感染红细胞表面抗原(RESA)基因3'端部分基因序列,比较FCC1/HN与国外分离株RESA序列的差异.[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RESA基因3'端部分序列,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阳性重组克隆经酶切及PCR鉴定后,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并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基因结构和同源性分析.[结果]用PCR成功扩增出约846bp的RE......
作者:李学荣;余新炳;单志新;马长玲 刊期: 2000- 06
-
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2基因诱导的免疫应答研究
[目的]探讨编码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2(HRP-Ⅱ)C端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诱导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效果.[方法]将起始码和终止码引入HRP-ⅡC端基因片段两端,经测序鉴定读框,将包含起始码和终止码的HRP-Ⅱ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进行酶切鉴定.用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RP-Ⅱ经肌肉免疫小鼠3次,每次间隔3wk.第3次免疫后2wk,取小鼠血清......
作者:缪军;李珣;薛采芳;刘忠湘;王宪锋;甄荣芬 刊期: 2000- 06
-
CD4+ T细胞在疟原虫红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
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感染及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依赖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免疫系统的相互协同。......
作者:肖宁;杨文 刊期: 2000- 06
-
曼氏裂头蚴病1例报告
患者女性,32岁.在湖南省郴州市经营饮食业4年.腹壁游走性包块1年半.1999年6月剑突下有两颗蚕豆大包块,质软,有触痛.2000年9月两包块移位到右侧季肋部,局部疼痛偶伴头痛,遂来我院就诊.体检:右侧季肋部扪及1.5×2cm包块2个,质软,与皮肤无粘连,触痛(+),肤色正常,初步诊断为右侧季肋部脂肪瘤,施行手术摘除.在常规消毒与浸润麻醉下,切开皮肤及肌筋膜,见有蟠曲的、白色带状物蠕动,取出,虫体......
作者:欧阳录明;杨群英 刊期: 2000- 06
-
灌溉沟渠改造灭螺结合人畜化疗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观察
潜江市为湖沼水网型重度血吸虫病流行区,灌溉沟渠是钉螺的主要孳生地.多年来,采取药物灭螺、土埋灭螺及人畜化疗等防治措施,但由于钉螺的孳生环境没能彻底改变,以致防治效果不理想.1994~1998年,选择幸福村为试点,以农业开发和农田水利建设为契机,在改造灌溉沟渠同时,结合人畜同步扩大化疗等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玉其;张娟;孙维山;章伟;杨晖 刊期: 2000- 06
动态资讯
- 1 皮肤曼氏裂头蚴病1例
- 2 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60.1基因多态性初步研究
- 3 重庆市嗜人按蚊的分布调查
- 4 重庆市涪陵区消除丝虫病后一次横向监测
- 5 细粒棘球蚴感染大鼠过敏反应中IL-10水平的初步研究
- 6 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的纯化及抗体制备
- 7 免疫刺激DNA序列对粉尘螨诱导的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 8 印度殖盘吸虫神经系统的乙酰胆碱酯酶定位观察
- 9 日本血吸虫色素的形成及其生物学意义
- 10 7种抗蠕虫药物的体外抗华支睾吸虫作用
- 11 甘肃省3个地区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的调查
- 12 微小牛蜱Bm86基因的原核表达与表达条件的优化
- 13 县级血防机构防治管理模式意向调查分析
- 14 利用MGE-PCR技术研究锥虫亚属种间与亚种间的分子特性
- 15 氯胺酮对大头金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 16 美洲钩虫蛋白酶抑制剂NaKuI1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的鉴定和特性研究
- 17 圆孢子虫感染者免疫功能表达的研究
- 18 蚊龄对斯氏按蚊感染伯氏疟原虫能力的影响
- 19 2006-2011年四川省甘孜州棘球蚴病疫情分析
- 20 日本血吸虫双价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