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检测4种人体疟原虫多重PCR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目的应用新建的多重PCR体系检测4种人体疟原虫.方法应用DNAman软件比较分析4种人体疟原虫的18SrDNA基因序列,采用Oligo6.0软件,在其第5和第6保守区间的变异区设计4条下游引物序列,并以含4种疟原虫18SrDNA部分序列的质粒DNA为模板,检测多重PCR体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外,将新建的多重PCR体系与NP-1993体系的第1轮属特异引物组合,形成新的巢式PCR扩增体系(M-Ne......
作者:李美;夏志贵;汤林华 刊期: 2015- 02
-
驽巴贝虫和马泰勒虫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驽巴贝虫(Babesiacaballi和马泰勒虫(Theileriaequi)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驽巴贝虫裂殖子mRNABC48基因保守序列和马泰勒虫核糖体小亚基18s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经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双重PCR检测方法,并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用该双重PCR法对采集于伊犁地区马疑似病例全血样品进行检测,并与镜检法、常规......
作者:张杨;张玉婷;王振宝;波拉提;李海;巴音查汗 刊期: 2015- 02
-
巨片形吸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的克隆、表达和免疫学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免疫筛选巨片形吸虫成虫cDNA表达文库,并克隆和重组表达巨片形吸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初步评价其免疫诊断价值.方法用巨片形吸虫病患者的混合血清免疫学筛选巨片形吸虫成虫λZAPcDNA表达文库,取阳性噬菌体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将TPx基因全长片段和N段截短片段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用组氨酸标签亲和纯化柱(Ni-NTA树脂)纯化2种重组蛋白rFgTPx和......
作者:王月祺;周岩;程娜;陈木新;艾琳;刘榆华;张建国;罗家军;许学年 刊期: 2015- 02
-
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G亚型抗体的检测
目的用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检测甘肃省环县地区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G及其亚型抗体.方法采集甘肃省环县地区经B超确诊的37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和29例健康人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棘球蚴囊液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及其亚型IgG1、IgG2和IgG4.应用MedCalc软件,以B超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根据ELISA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曲线下面积的配对z检验,比较这4种抗......
作者:张颋;陈英;张俊瑞;王东;鄂正隆;冯宇;莫筱瑾;孙德健;徐斌 刊期: 2015- 02
-
泡球蚴囊液对大鼠肝星状细胞MAPK信号通路5个相关基因的影响
目的探讨泡球蚴囊液对大鼠肝星状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信号通路5个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与不同蛋白浓度的泡球蚴囊液(0.01、0.025、0.05、0.1、0.2、0.4、0.9、1.7、3.4、6.8和13.5mg/ml)共培养24h后收集细胞,同时收集对照组(未加泡球蚴囊液干预)细胞,显微镜下......
作者:任宾;樊海宁;邓勇;王海久;任利 刊期: 2015- 02
-
陶氏颚口线虫成虫的扫描电镜观察及基于ITS2和COX1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目的观察野猪体内分离的陶氏颚口线虫(Gnathostomadoloresi)成虫体表的超微结构,并基于其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X1)基因分析其分子系统发生关系.方法用戊二醛和锇酸双固定法固定从野猪胃壁分离的陶氏颚口线虫成虫2条,扫描电镜下观察其体表超微结构.PCR法分别扩增成虫ITS2和COX1基因并测序,测序获得的序列经校正处理后使用BLAST在线工具进行......
作者:李雯雯;任怡静;李健;黄维义 刊期: 2015- 02
-
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在粉尘螨致敏哮喘小鼠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粉尘螨致敏哮喘小鼠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0只BALB/e小鼠随机均分为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哮喘组小鼠于第0、7和14天每鼠腹腔注射200μl致敏液[含粉尘螨粗浸液提取物50μg,Al(OH)32mg]致敏.末次免疫后1周采用粉尘螨粗浸液提取物连续进行滴鼻激发,每天1次,每次50μg,激发7次,健康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PBS[含Al(O......
作者:吕勤;杨小猛;肖小军;陈思;杨平常;刘志刚;张敏 刊期: 2015- 02
-
氯硝柳胺在小鼠血浆中的代谢及抗日本血吸虫尾蚴侵袭作用
目的通过观察氯硝柳胺口服后血药浓度变化,了解药物在小鼠血浆中的代谢情况,并对其抗日本血吸虫尾蚴侵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24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8组,每组3只.每鼠灌胃给药0.2ml/20g,剂量为120mg/kg体重.于给药后0.25、0.5、1、2、4、8、16和24h眼眶采血,收集血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
作者:涂珍;姜斌;薛剑;陶奕;魏玉芬;张皓冰 刊期: 2015- 02
-
华支睾吸虫排泄-分泌产物对小鼠巨噬细胞一氧化氮产生和核转录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sinensis)排泄-分泌产物(ESPs)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氧化氮(NO)产生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用20μg/ml华支睾吸虫ESPs水溶性浓缩物及其有机溶剂提取物(ESPs-ex)和0.1μg/ml明尼苏达沙门氏杆菌脂多糖(LPS-SM)分别刺激RAW264.7细胞,未刺激对照组加入等量Hank,s平衡盐缓冲液(H......
作者:杨庆利;蒋智华;申继清;陈颖丹;周晓农 刊期: 2015- 02
-
细胞因子IL-4、IL-9和IgE在肠道蠕虫感染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肠道蠕虫感染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9和IgE的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和虫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肠道蠕虫感染者55例,包括蛔虫感染者18例(32.7%)、钩虫感染者8例(14.5%)、鞭虫感染者7例(12.7%)和蛲虫感染者22例(40.0%).ELISA检测该55例肠道蠕虫感染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组外......
作者:郭爱叶;蔺西萌;张玉琴;吴惠 刊期: 2015- 02
动态资讯
- 1 RNA干涉及其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 2 透明胶纸粘贴法治疗蠕形螨感染的效果
- 3 慈溪市首例输入性恶性疟报告
- 4 中国寄生虫种质资源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5 卫氏并殖吸虫染色体制备方法的改进
- 6 日本血吸虫特异性IgE相关抗原编码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 7 华支睾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重组蛋白的纯化、酶学活性及免疫学研究
- 8 2016年河南省方城县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结果分析
- 9 CD4+ T细胞在疟原虫红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
- 10 快速诊断疟疾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 11 粉尘螨过敏原β-己糖胺酶的表达、纯化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12 一段检测锥虫特异性核酸靶序列的筛选及评价
- 13 肝片形吸虫重组组织蛋白酶L的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分析
- 14 日本血吸虫表位肽-DNA颗粒性疫苗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 15 粉尘螨3类变应原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与变应原性鉴定
- 16 哨鼠法监测汉川市重点水域血吸虫感染性的效果观察
- 17 赣州市棘口吸虫病1例报告
- 18 气候变化对血吸虫病与疟疾传播影响的适应政策指标的建立
- 19 粉尘螨消化系统超微结构观察
- 20 2007-2011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流行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