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溶组织内阿米巴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纯化及其活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溶组织内阿米巴通过基底膜进入固有膜的机制,了解其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pro-teinase,CP)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方法阿米巴裂解液通过laminin-Sepharose亲和层析和分离纯化,经分子量测定、测序及抑制剂实验,证明为CP,以凝胶电泳测定其水解活性.结果纯化的CP与1aminin有较强亲和力,其分子量为27kDa,被EC-64所抑制,并具水解活性.结论溶组织内阿米......
作者:严哲;陈绳亮;毛孙忠 刊期: 2001- 03
-
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构建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特异的单链抗体.方法用抗体框架区的通用引物PCR扩增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NP11-4的VH及VL基因,测序分析其核苷酸序列.用VH和VL基因在pTHA90质粒载体中构建成单链抗体基因并诱导表达.结果扩增获得NP11-4的VH和VL基因,经测序分析确定为新发现的抗体可变区序列,构建成排列顺序为VH-linker-VL的单链抗体基因,经诱导表达......
作者:俞小淙;蒋欣;黄浩晻;张众;林晴;管晓虹;黄华樑 刊期: 2001- 03
-
浙江省第二次人体寄生虫虫种分布抽样调查
目的为查明浙江省人体寄生虫感染新情况,于1998~1999年开展了第二次虫种分布抽样调查.方法根据,在原28县按片区比例随机抽取10县30个点,按进行了调查.结果共调查15698人.总感染率为22.84%,较1989年下降71.51%.查见17种寄生虫,较1989年减少9种.结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并采取以集体化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浙江省人体寄生虫感染已较大幅度地降低.......
作者:屠兴国;姚立农;黄学敏;陈华良;余可根;蒋妙根;朱文明;陈玉满;刘北斗;雷昌球 刊期: 2001- 03
-
约氏疟原虫孢子增殖特异18S核糖体DNA部分序列及其检测应用
目的测定约氏疟原虫By265株S型18SrDNA序列,并用于蚊体内疟原虫的分子检测.方法根据伯氏疟原虫S型18SrDNA序列,合成一对保守区引物,从感染约氏疟原虫7d后的斯氏按蚊中肠组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约氏疟原虫S型18SrRNA片段并测序,据此序列合成约氏疟原虫S型18SrD-NA种型特异引物,与保守的逆转录引物配伍,对感染后1~7d蚊体内约氏疟原虫S型18SrRNA表达......
作者:徐晓春;瞿逢伊;宋关鸿 刊期: 2001- 03
-
东方田鼠天然抗体相关的日本血吸虫抗原基因筛选和克隆
目的研究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天然抵抗力的蛋白分子基因.方法用未感染日本血吸虫的东方田鼠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将阳性重组子克隆及测序.利用软件和互联网对核酸序列进行分析,确定目的基因.结果筛选出编码东方田鼠天然抵抗力相关的7种蛋白分子基因: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热休克蛋白、22.6kDa膜相关抗原、副肌球蛋白、细胞色素C及组织蛋白酶B.结论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
作者:阎玉涛;刘述先;宋光承;徐裕信;何永康 刊期: 2001- 03
-
阿苯达唑乳剂治疗肝囊型包虫病21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验证新剂型阿苯达唑乳剂对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2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用阿苯达唑10mg/(kg@d)和12.5mg/(kg@d)两种剂量进行治疗.服药3个月复查1次为1个疗程,各疗程之间不间断连续用药.以B超影像特征为主判定疗效,观察不同疗程的效果.以停药时的检查结果为近期疗效.停药后随访1~4年的结果为远期疗效.结果两个剂量组共212例患者的平均近期疗效:治愈率为74.5%,有......
作者:柴君杰;孟贺巴特;焦伟;孙德玉;梁斌;石劲草;付承;李雄;毛一丁;王秀玲;多力坤;古丽拜尔;王燕春;高芳华;肖树华 刊期: 2001- 03
-
阿苯达唑脂质体生发层单抗复合物治疗小鼠细粒棘球蚴病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阿苯达唑免疫脂质体(IL-Alb)治疗小鼠细粒棘球蚴病的效果.方法每只小鼠感染约1000个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80天后随机分为5组,4个治疗组分别给予阿苯达唑(Alb)、阿苯达唑脂质体(L-Alb)、阿苯达唑亚砜脂质体(L-Albso)及IL-Alb,按原药100mg/(kg@d)×5dip,连续3个疗程,另1组为对照组.治疗效果按囊重抑制率、常规病理切片、超微结构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囊药......
作者:牛荣丽;薛弘燮;莫红梅 刊期: 2001- 03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灭蚴宁)治疗蠕形螨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灭蚴宁治疗蠕形螨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平行对照试验,将螨性痤疮81例和酒渣鼻6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涂抹灭蚴宁和新肤螨灵,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6wk.结果灭蚴宁对痤疮的基本控制率、显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7%、41.5%、4.9%和100%,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酒渣鼻的基本控制率、显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6%、40.6%、1......
作者:袁方曙;郭淑玲;仇祯绪;邓树海;黄桂华 刊期: 2001- 03
-
日本血吸虫10.6 kDa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目的寻找新的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疫苗候选分子.方法用具保护性的抗血吸虫膜单抗及免疫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PCR扩增cDNA插入片段,A-T连接法将筛选获得的3个基因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自动测序仪测序,序列送BLAST基因服务站进行同源性分析.重新设计引物扩增编号为B8克隆的开放阅读框碱基序列,先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质粒,再定向亚克隆人pBK-CMV表达质粒,IPTG诱导表达......
作者:沈际佳;蒋作君;余新炳;汪学龙;王维 刊期: 2001- 03
-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作用机制
70年代,我国学者自中草药黄花蒿中分离出抗疟药青蒿素之后,又陆续合成了蒿甲醚、青蒿琥酯和双氢青蒿素等有效衍生物.这类药物的问世,在抗疟药物研究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目前疟原虫对传统抗疟药普遍产生抗性情况下,青蒿素类抗疟药投入使用十余年,迄今尚未见抗药性出现,故其抗疟作用机制引起了学者的注意.青蒿素类药物具有独特的过氧桥结构,阐明其作用机制,对开发新一代高效低毒抗疟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
作者:翟自立;肖树华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日本血吸虫成虫表膜抗原的诊断效果及疗效考核价值
- 2 我国内脏利什曼病的现状和对防治工作的展望
- 3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鼻内免疫小鼠抵抗弓形虫感染作用的观察
- 4 结膜吸吮线虫生活史的进一步研究
- 5 酮替芬和赛庚啶增强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对氯喹反应性的研究
- 6 甘肃省文县流行区人群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
- 7 人蠕形螨病:一种新现的螨源性皮肤病
- 8 吡喹酮抗血吸虫作用的研究进展
- 9 大链壶菌对致倦库蚊幼虫三种酶活性的影响
- 10 分子标记技术在寄生虫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 11 肝囊型棘球蚴囊周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 12 微孢子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己酮可可碱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TGF-β1和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 14 2012年基于感染性水体哨鼠监测的血吸虫病风险区域预警
- 15 细粒棘球绦虫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叶蛋白提取液诱导小鼠细胞因子的变化
- 16 瑞香素体外抗疟作用与其铁螯合能力的关系
- 17 广东省输入性丝虫病病例调查
- 18 本刊列为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
- 19 建德市1987~2001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 20 福建省2015年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