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氧化苦参碱对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小鼠肠黏膜Toll样受体的影响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T)对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parvum)感染小鼠肠黏膜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的调节作用,探讨OMT治疗隐孢子虫病的分子机制.方法30只雄性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感染后OMT治疗组(简称OMT治疗组)和未感染组,每组10只.感染组和OMT治疗组小鼠经口灌胃微小隐孢子虫卵囊(1×105个/只),建立微小隐孢子虫肠道感染小鼠模......
作者:汲蕊;梁瑞文;管志玉;李瑞芳;付玉荣;王红艳 刊期: 2018- 05
-
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源树突状细胞形态观察和表型检测
目的了解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源树突状细胞(Des)形态和表型特点.方法分别收集多房棘球蚴病病例(AE组)10例、汉族健康志愿者(HH组)10人、藏族健康志愿者(TH组)10人的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贴壁培养,应用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诱导获得DCs.分别收集各组培养第1、3、5和7天的DCs,采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3组DCs诱导培养至第7天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
作者:付永;孟茹;薛海芳;樊海宁;牛海峰;周子佳;王宏宾 刊期: 2018- 05
-
三种灭螺药物与除草剂复配灭螺效果观察与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观察灭螺药物25%杀螺胺悬浮剂(SCN)、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MNSC)、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及其与草甘膦复配药在实验室和现场的灭螺效果分析及应用成本,评价各种灭螺药物及复配药推广应用价值.方法将SCN、MNSC和草甘膦分别配制成有效剂量为2μl/L(室内浸杀法)、2ml/m3(现场浸杀法)和2ml/m2(室内和现场喷洒法)的药剂,同时将WPN粉剂分别配制成有效剂量......
作者:陈登;朱匡纪;张剑锋;严晓岚;王洪歆;杜海娟;邵丰尧;张晓;黄清湘;章兰金;闻礼永 刊期: 2018- 05
-
棘球蚴病野外犬科类传染源网格化干预与评价
目的在棘球蚴病高度流行区评价基于网格化规划投放驱虫药饵控制野外犬科类传染源的初步效果.方法2016年4-10月,选择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野外犬科类动物活动频繁的格孟乡和呷依乡分别作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依据现场地形走势,采用网格化设计,格孟乡按照20m×100m和30m×100m的规格划定投药区,采用手持GPS记录各投药点的地理位置,期间每2个月(即4、6、8和10月)在各投药点投放8~10粒驱虫药饵(......
作者:韩帅;余晴;杨诗杰;肖宁;叶萍;薛靖波;田添;伍卫平;周晓农 刊期: 2018- 05
-
自噬相关5蛋白对刚地弓形虫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5(ATG5)蛋白对刚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体外刺激树突状细胞(DCs)成熟的影响.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昆明小鼠总RNA,反转录为cDNA,经PCR扩增获得ATG5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32a-ATG5,转入大肠埃希菌Rosetta株中表达,尿素纯化后用抗His标签单抗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鉴定ATG5.分离鼠源DCs,用弓形虫体外感染DCs.感染实......
作者:吴尚桦;耿娥燕;张静;张衡;施之强;汪汕;陆维;吴以振;王桂军;王勇;徐前明 刊期: 2018- 05
-
广州管圆线虫半胱氨酸蛋白酶AcCBL1和AcCBL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目的克隆、表达广州管圆线虫半胱氨酸蛋白酶1(AcCBL1)和AcCBL2基因,分析重组半胱氨酸蛋白酶rAcCBL1和rAcCBL2的免疫反应性.方法基于广州管圆线虫Ⅳ期幼虫的cDNA文库筛选获得AcCBL1和AcCBL2基因,构建pET-28a-AcCBL1和pET-28a-AcCBL2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FG)诱导表达、镍柱纯化后,利......
作者:白慧芳;柯琪文;陈韵秋;刘芷晴;张玲敏;吴春云;袁桂秀;詹希美;程梅 刊期: 2018- 05
-
老挝占巴塞省按蚊种类及其疟原虫子孢子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对老挝占巴塞省按蚊种类及其疟原虫子孢子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为当地疟疾防治措施的制定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7月在老挝占巴塞省巴通坡县采用诱蚊灯通宵诱蚊法和通宵人诱法进行捕蚊,对捕获的成蚊进行形态学鉴定,取部分雌性按蚊提取基因组DNA,巢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18SrRNA基因,计算按蚊疟原虫子孢子阳性率.结果共捕获蚊虫34687只,分属库蚊、按蚊和伊蚊等8个属的29个种.库蚊......
作者:王微莉;杨锐;罗春海;郭晓芳;姜进勇;周红宁;Somphad SORCHAMPA;Phoxay VANNAPASEUTH;张苍林 刊期: 2018- 05
-
2014-2017年上海市临床医院送检样品寄生虫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014-2017年上海市临床医院送检样品寄生虫检测结果,为寄生虫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收集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签约的上海市相关医疗机构(二甲医院7所、三甲医院28所、涉外医院6所)送检的样品包括全血、血清、粪便、痰液、尿液、体液(胸水、腹水)和组织病理切片、虫体等,以及病例相关信息.采用直接涂片法、改良抗酸染色法、ELISA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送检样品寄生虫......
作者:宋鹏;李浩;郭俭;艾琳;卢艳;蔡玉春;陈木新;沈海默;陈韶红 刊期: 2018- 05
-
2017年陕西省韩城市利什曼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2017年陕西省韩城市利什曼病流行现状,为制定疫情监测方案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7年韩城市利什曼病疫情信息和调查报告,采集患者静脉血.选择韩城市2012年以来有病例报告的桑树坪(王峰)镇程家洞村、杨湾村和水草塔村,西庄(盘龙)镇曹家山村,昝村镇东贾村,龙门镇西塬村等6个村为调查点,其中程家洞村、杨湾村、水草塔村、曹家山村为丘陵区......
作者:王凤萍;张铮;吕文;刘东立;王天海;王益群;王安礼;李胜振;石磊;马琳;曹磊;吴峰 刊期: 2018- 05
-
细粒棘球蚴感染中TGF-β/Smad信号通路对IL-9调控作用的研究
目的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3、Smad7、转录因子PU.1和白细胞介素-9(IL-9)mRNA表达水平,初步探讨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细粒棘球蚴感染病灶中对Th9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手术的30例棘球蚴病患者(CE患者组)和20例肝血管瘤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取手术中切除的肝脏组织,用Percoll法分离肝脏单个核......
作者:庞楠楠;安梦婷;张峰波;赵骁;闫芳;丁剑冰 刊期: 2018- 05
动态资讯
- 1 应用PCR和体外培养技术诊断1例人芽囊原虫基因3型感染病例
- 2 钉螺在水中运动状态的观察
- 3 鸦胆子与补骨脂对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疗效的电镜观察
- 4 题库命题法下不同专业《医学寄生虫学》试卷结构差异成因分析
- 5 湖北某自然村斯氏并殖吸虫宿主感染情况与问卷调查
- 6 云南三带喙库蚊对DDT和溴氰菊酯的抗药性研究
- 7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 8 四川株多房棘球绦虫EM10(EMII/3)抗原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9 淮南市区成蚊越冬场所调查
- 10 输入性间日疟2例
- 11 上海市一例三日疟病例的溯源调查
- 12 N-吡啶-3-N'-苯基脲盐酸盐杀螺效果及抑制钉螺上爬作用的初步研究
- 13 外源性一氧化氮对弓形虫速殖子凋亡的诱导作用
- 14 日本血吸虫乙醛脱氢酶全长基因编码序列的预测、验证与分析
- 15 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特性及抗原表位的分析
- 16 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形态特征及传疟作用
- 17 两种ELISA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循环抗原的比较
- 18 中国日本血吸虫地域株基因差异的研究
- 19 福建省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调查分析
- 20 我国部分地区28种蚊虫的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