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芍药苷通过IL-13/STAT6信号转导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
目的观察芍药苷通过白细胞介素13(IL-13)信号转导通路调控3T3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激活、增殖和胶原产生.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芍药苷(200、400、600、800和1000mg/L)或重组白介素13(rIL-13,6.25、12.5、50、100和200μg/L),在体外刺激经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2h的3T3细胞,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培养24h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rIL-13和......
作者:杜明占;沈继龙;吴强;胡向阳;储德勇 刊期: 2011- 02
-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诱导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研究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rAgB)体外诱导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情况.方法从小鼠股骨中分离出骨髓细胞,进行小鼠重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的诱导,培养并获得CD11c+树突状细胞.应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树突状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物;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观察树突状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培养至第6天,收集未......
作者:单骄宇;纪卫政;吐尔洪江·吐逊;李亮;张传山;林仁勇;温浩 刊期: 2011- 02
-
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基因重组质粒的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研究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基因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的免疫原性.方法将1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两组分别肌肉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和空质粒pcDNA3.1(+)(50μg/只),2周后同法加强免疫1次.加强免疫后第7、14和21天每组各取小鼠3只,内眦采血,分离血清,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随后......
作者:李金福;陈建平;田玉;杨志伟;马莹;胡孝素 刊期: 2011- 02
-
衰老下调小鼠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目的研究衰老对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幼龄(2月龄)和老龄(18月龄)雌性BALB/c小鼠各8只,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1)条.感染后6周剖杀小鼠,经门静脉灌注收集成虫,计数虫荷;KOH消化法收集肝脏中的虫卵,并计数.制作肝脏连续病理切片,测量两组小鼠肝脏增生期平均单卵肉芽肿的大小,计算单卵肉芽肿体积.常规法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进行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计算刺激指数(SI).E......
作者:杨云帆;孙谦;苏斌涛;林琳;李曼君;陈琳;徐宏;雷家慧;刘文琪;李雍龙 刊期: 2011- 02
-
口服不同剂量三苯双脒对小鼠体内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作用
目的观察口服不同剂量三苯双脒对小鼠横纹肌中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作用.方法8周龄BALB/c小鼠88只,随机均分为11组,每鼠口服感染旋毛虫成囊期幼虫50条.感染后第29天,分别口服三苯双脒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和500mg/(kg·d),1次/d,连服6d,同时设不服药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小鼠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第7天,剖检各组小鼠,分别取膈肌、咬肌、......
作者:李润花;高晋华;王思飞;裴彦江;申金雁;燕平梅;殷国荣 刊期: 2011- 02
-
日本血吸虫Mago nashi蛋白编码基因功能的研究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Magonashi蛋白编码基因在虫体生殖器官发育方面的功能.方法体外PCR法合成Magonashi双链RNA(dsRNA),将SjMagonashi基因dsRNA产物和阴性对照lacZ基因dsRNA产物分别电击转染至机械脱尾的日本血吸虫童虫体内,将部分电击转染的童虫作体外培养,在培养后第1、3和5天以TRIzol法同时提取其总RNA和总蛋白.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
作者:张薇娜;张鹏;刘淼;任翠平;黄大可;沈际佳 刊期: 2011- 02
-
日本血吸虫金属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目的克隆和表达日本血吸虫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ase)编码基因并纯化表达产物,观察其在成虫体内定位及在小鼠的免疫试验.方法根据表达序列标签(EST)测序的结果设计引物,从含有金属蛋白酶基因的日本血吸虫cDNA克隆(SJM2CFB04,简称SjB04)中扩增得到该编码基因片段,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表达,应用组氨酸标签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
作者:徐斌;鞠川;卢艳;莫筱谨;冯正;许学年;胡薇 刊期: 2011- 02
-
人参皂苷Rg3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和疗效.方法54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A组)、感染对照组(B组)、吡喹酮加人参皂苷Rg3治疗组(C组)和吡喹酮治疗组(D组)等4组,A组18只,其余每组12只.日本血吸虫尾蚴以腹部贴片法经皮肤攻击感染B、C和D组小鼠,每鼠感染尾蚴18~22条.感染后10周,称取各小鼠体重,A、B组小鼠分别取左叶肝组织,于10%甲醛溶液中固定,保存备用......
作者:曾瑾;王红;贾雪梅;李翠英;李飞 刊期: 2011- 02
-
杭州市余杭区慢性淋巴丝虫病患者生命质量调查
采用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对杭州市余杭区慢性丝虫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对照)进行生命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共发出调查问卷600份,有效应答550份(91.7%),其中病例组276份、对照组274份.慢性丝虫病患者EQ-5D指数得分为0.770±0.128,对照人群为0.872±0.073.慢性丝虫病患者的行动、自我照顾、日常活动、抑郁/焦虑和疼痛/不舒服等5个维度问题报告率(43.8%、22.......
作者:王来根;胡永勤;唐爱奇;方杭燕;干伟群 刊期: 2011- 02
-
辽西地区野生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情况阳性数
从辽西女儿河、辽河和狗河采集野生淡水鱼共1131尾,直接压片法检查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人工消化法检查感染度.结果显示,6种淡水鱼全部感染华支睾吸虫,麦穗鱼的感染率高(82.8%,216/261),洛氏鱥的感染率低(1.5%,2/137).感染度高的为鲈塘鳢(平均2390个/尾),低的为洛氏鱥(平均30个/尾).以狗河和女儿河的野生淡水鱼感染率为高.......
作者:刘孝刚;刘刚;张文雯 刊期: 2011- 02
动态资讯
- 1 2006-2016年百色市城区中小学生肠道线虫调查结果分析
- 2 广东省清新区农村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 3 食物源性脑寄生虫病住院病例分析
- 4 弓形虫TgROP21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5 美洲钩虫病患者血清优势抗体的检测分析
- 6 隐孢子虫感染昆明小鼠后肠道病理变化及螺旋霉素治疗效果
- 7 瑞香素抗红外期疟原虫作用的研究
- 8 重症粪类圆线虫病患者痰液中丝状蚴与成虫形态鉴定
- 9 非编码小RNA在血吸虫感染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 10 肺癌患者卡氏肺孢子虫感染情况初步观察
- 11 粉尘螨消化系统超微结构观察
- 12 中华按蚊生活周期的实验观察
- 13 结膜蝇蛆病一例
- 14 日本血吸虫体表蛋白Tetraspanin 2-A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对小鼠的免疫试验
- 15 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rSjGST-32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效果的比较
- 16 弓形虫影响前列腺素E2合成的细胞内信号调节途径
- 17 匹多莫德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小鼠隐性弓形虫感染的活化
- 18 斯氏按蚊血淋巴蛋白浓度的检测及其意义
- 19 婴儿感染结膜吸吮线虫1例
- 20 双氢青蒿素哌喹复方片治疗缅甸恶性疟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