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日本血吸虫SjC21.7核酸疫苗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1.7kDa膜蛋白分子(SjC21.7)核酸疫苗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性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出特异性SjC21.7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在其起始密码子处引入Kozark序列.将目的基因片段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SjC21.7-pcDNA3.1.48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加强组.对照组小鼠的股四头肌注射......
作者:余传信;朱荫昌;殷旭仁;任建功;司进;许永良;沈林南 刊期: 2002- 04
-
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超微结构动态观察
目的研究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几种相关细胞和肝组织超微结构动态变化,以探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经皮肤感染小鼠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常规方法制作肝组织透射电镜标本并观察.常规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HE染色显示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建立成功.电镜观察显示小鼠感染后6wk,急性肉芽肿周围的肝细胞发生坏死,肝窦内皮细胞窗孔减少,贮脂细胞(FSC)脂滴减少,枯否细胞......
作者:王雪莉;张玲敏;唐福星;郭祖文;吴春云;熊钟瑾 刊期: 2002- 04
-
不同品系小鼠对卡氏肺孢子虫的易感性及其免疫反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品系小鼠对卡氏肺孢子虫(P.c)的易感性及其免疫反应.方法以接触传播方式使BALB/c和C57BL/6小鼠(各15只)感染P.c.观察小鼠与传染源接触4、5、6wk后肺内虫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及血清IgG水平的变化.结果与传染源接触4wk,小鼠肺内均可检出P.c,之后,BALB/c小鼠虫数继续增高,5wk末达高峰.4wk时C57BL/6小鼠虫数无明显变化......
作者:安春丽;苏晓平;A.G.Harmsen 刊期: 2002- 04
-
己酮可可碱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TGF-β1和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均分4组,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吡喹酮组500mg/(kg@d)治疗2d,高剂量PTX组360mg/(kg@d)治疗8wk,低剂量PTX组180mg/(kg@d)治疗8wk.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观......
作者:熊莉娟;罗端德;曾令兰;李淑莉 刊期: 2002- 04
-
杜氏利什曼原虫平原和荒漠疫区分离株LACK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目的测定我国平原疫区和荒漠疫区杜氏利什曼原虫分离株活性蛋白激酶C受体同源物(LACK)基因序列,并与山丘疫区分离株及国外利什曼原虫分离株进行比较.方法应用RT-PCR扩增LACK基因,将其克隆人pUC18载体后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并与GenBank中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用RT-PCR成功扩增出约950bp的LACK基因片段,测序结果表明其片段大小均为942bp,与GenBank中多种利什曼......
作者:马莹;胡孝素;王雅静;王子龙 刊期: 2002- 04
-
大链壶菌感染对致倦库蚊幼虫体内元素的影响
目的了解大链壶菌感染对致倦库蚊幼虫体内元素的影响,从无机化学角度探讨大链壶菌(Lagenidiumgiganteum)灭蚊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正常蚊幼虫(对照组)与感染大链壶菌后不同时期蚊幼虫(实验组)组织与生命活动有关的18种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感染0h(即加入大链壶菌块后30~48h,幼虫体表布有黑化点,为初始感染),实验组的Ca、Cu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Co、Cd含量明显......
作者:潘卫;包怀恩 刊期: 2002- 04
-
谷胱甘肽抑制蒿甲醚的抗血吸虫作用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蒿甲醚伍用氯化血红素抗日本血吸虫作用的影响.方法将蒿甲醚、氯化血红素、GSH及谷胱甘肽耗竭剂2,4-二硝基氯苯(CDNB)单一或伍用加入含5周龄血吸虫的培养液内,温育24h后,测定虫体的丙二醛含量,并观察培养至96h虫体存活情况.感染小鼠经蒿甲醚300mg/kg治疗后6、12或24h,测定虫体的GSH水平.结果体外,蒿甲醚伍用氯化血红素作用血吸虫24h后,虫丙二醛......
作者:翟自立;焦佩英;梅静艳;肖树华 刊期: 2002- 04
-
双氢青蒿素与咯萘啶伍用治疗抗性恶性疟的研究
目的寻找更理想的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联合用药方案.方法双氢青蒿素、咯萘啶单用及伍用分别治疗24、25和32例恶性疟现症患者,分别于服药后第14、21及28天随访,以退热时间、原虫消失时间、复燃时间、复燃率、治愈率、配子体携带率、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等为指标,以双氢青蒿素、咯萘啶标准疗法为对照,进行临床双盲试验,综合评估双氢青蒿素合并咯萘啶疗法.结果伍用组退热时间35.7±24.7h与咯萘啶单用组35.8......
作者:刘德全;林世干;冯晓平;陈文江;陈溥林;吴惠敏;陈昌;柳坚 刊期: 2002- 04
-
遥感用于鄱阳湖区钉螺孳生地的监测
目的结合遥感技术和地面生态学调查数据区分钉螺孳生地并监测其变化.方法从鄱阳湖共选择100个调查点,75个为从鄱阳湖574块草洲中随机抽取.根据历史调查(1982~1984),其中50个有螺,25个无螺,另25个为非钉螺孳生地调查点.将每个调查点(面积10000m2)分成100格,从中随机抽取20格,在每格的中央置钉螺调查框(4m2),收集框内所有钉螺.收集与地面调查同期的TM卫片.采用非监督分类法......
作者:伍卫平;George Davis;刘红云;Edmund Seto;吕尚标;张晶;华政辉;郭家钢;林丹丹;陈红根;Peng Gong;冯正 刊期: 2002- 04
-
脂质体介导输送系统在疟疾防治中的应用
脂质体(liposome)作为靶向给药载体,具有类细胞结构,进入体内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因而在肝、脾、肺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富积,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指数,减小药物毒性.它超越其它药物输送系统的优势在于其易于体内降解,无毒性及免疫原性,能保护药物不受体内环境的破坏.网状内皮细胞如K细胞及血液单核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及对脂质体循环的滞留是脂质体将药物靶向输送至其它类型细胞的主要障碍.然而,网状内皮细胞正......
作者:张皓冰 刊期: 2002- 04
动态资讯
- 1 抗独特型抗体NP30对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及肝纤维化的调节作用
- 2 旋毛虫培养液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 3 20例肺包虫病患者肺功能测定分析
- 4 浙江省1例输入性卵形疟的实验室检测分析
- 5 天名精对亚洲带绦虫囊尾蚴的杀灭作用
- 6 2014年新疆伽师县内脏利什曼病暴发的调查分析
- 7 利用MGE-PCR技术研究锥虫亚属种间与亚种间的分子特性
- 8 B超探查在多间隔多囊性肝棘球蚴病手术中的应用
- 9 空心莲子草对钉螺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 10 不同温度对钉螺生殖腺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11 福建省松溪等六县人群并殖吸虫感染调查
- 12 浙江省钉螺分布抽样调查
- 13 山丘疫区杜氏利什曼原虫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14 大理地区肝片形吸虫感染中间宿主实验研究
- 15 伯氏疟原虫T细胞免疫调节蛋白类似基因的原核表达和抗体制备
- 16 中药鸦胆子与补骨脂素对卡氏肺孢子虫病大鼠免疫调节的影响
- 17 皮肤蝇蛆病一例报告
- 18 rK 39抗原试条法检测家犬内脏利什曼病
- 19 SYBR GreenⅠ法体外评价胆碱衍生物的抗恶性疟原虫活性
- 20 河南省商丘市城乡居民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