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1年第5期文章
  • 小鼠感染弓形虫Prugniaud株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目的观察ICR小鼠感染Prugniaud株弓形虫后的症状和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方法4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30只)和对照组(16只),感染组小鼠经腹腔注射弓形虫Prugniaud株包囊(10个/鼠,悬于0.5mlPBS中),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PBS.每天观察小鼠发病情况,并于感染后第5、10、15、20、25、30、60和90天,分别处死感染组小鼠3只和对照组小鼠2只,取小鼠肝、脾、肺、肾......

    作者:吴升伟;包怀恩;李小燕;葛爽 刊期: 2011- 05

  • GST沉降技术验证弓形虫醛缩酶与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

    目的通过GST沉降技术(GSTpull-down)验证刚地弓形虫醛缩酶(aldolase)与肌动蛋白(actin)的相互作用.方法PCR扩增弓形虫cDNA中aldolase和actin基因,分别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和pET30a,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1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采用腹部皮内多点注射免疫SD......

    作者:郑斌;尹志奎;何蔼;李卓雅;詹希美 刊期: 2011- 05

  • 肝穿刺活检诊断内脏利什曼病2例

    病例1,患者,男,30岁,四川省巴中市人,长期居住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患者因高热(39.5℃)、畏寒、头痛和腹泻等症状,于2005年8月16日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肝下缘剑突下10cm、肋下6cm可扪及,质中,睥于肋下8cm可扪及,质中.乙肝、丙肝和HIV标志物均为阴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80×10s/L,中性粒细胞72%,嗜酸粒细胞3.5%,血红蛋白92g/L,血小板5......

    作者:刘真真;吕晓菊 刊期: 2011- 05

  • 隐性弓形虫感染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研究

    目的应用物体识别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隐性弓形虫感染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方法3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弓形虫包囊感染组(低感染组)和高剂量弓形虫包囊感染组(高感染组),每组12只,低感染组和高感染组每鼠分别经口感染弓形虫Prugniaud(PRU)弱毒株6个和12个包囊.感染后第63天进行物体识别试验,通过第1天的适应期和第2天的熟悉期,于试验第3天记录小鼠对新旧不同物体的探究......

    作者:周永华;王小波;蒋守富;许永良;陶建平;张小萍;张英;高琪 刊期: 2011- 05

  • 不同理化因素对曼氏裂头蚴感染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理化因素对曼氏裂头蚴感染性的影响.方法取含有裂头蚴的黑斑蛙肉(约1cm3),分别经不同温度(-20℃、4℃、37℃和56℃)或不同乙醇浓度(20%、30%、40%、50%和60%)处理1、2或3h,或经生姜汁、食用醋(总酸浓度4.5%,pH3.05)或食用酱油(含19.3%NaC1)浸泡3、6、12或24h,同时均设20℃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种条件分别处理含30条裂头蚴的蛙肉,喂饲10只......

    作者:唐贵文;陈艳 刊期: 2011- 05

  • 重组果糖二磷酸醛缩酶SjLAP和亮氨酸氨基肽酶SjFBPA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和疗效考核的评价

    目的评价重组亮氨酸氨基肽酶(rSjLAP)和重组果糖二磷酸醛缩酶(rSjFBPA)抗原用于诊断人血吸虫感染以及疗效考核的价值.方法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pET-28a-rSjLAP/BL21和pET-28a-rSjFBPA/BL21表达目的蛋白,组氨酸标签亲和纯化柱纯化rSjLAP和rSjFBPA蛋白.8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A、B和C组(各21只小鼠),D组......

    作者:Faustina Halm-Lai;罗庆礼;钟政荣;宋晓蓉;陈兆武;王林;胡梅梅;储德勇;沈继龙 刊期: 2011- 05

  • 浙江省金华地区并殖吸虫自然宿主调查及虫种鉴定

    目的调查浙江省金华地区并殖吸虫自然中间宿主和终宿主感染情况,并确定并殖吸虫虫种地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金华市的9个区(县)中,各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共27个调查点.现场采集标本,剖检淡水螺类,检查并殖吸虫尾蚴感染情况.以双筛水洗法检查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从囊蚴检查阳性的调查点收集猫、狗和溪边山坑的流浪猫粪便,以水洗沉淀法检查并殖吸虫虫卵.用分离自溪蟹的并殖吸虫囊蚴人工感染家犬获......

    作者:楼宏强;胡野;金耀建;余新图;王岚;何旭英;屠平光 刊期: 2011- 05

  • 复频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小鼠泡球蚴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复频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昆明小鼠皮下泡球蚴病灶的效果.方法将皮下接种泡球蚴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用不同强度的复频聚焦超声照射小鼠的泡球蚴病灶.对照组(A组)未照射,其他实验组均一次性照射5min.其中小功率联合照射组(B组)的3个换能器的照射功率为4W+4W+5W,大功率联合照射组(C组)换能器的照射功率为10W+11W+10W.治疗后用透射电镜观察泡球蚴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

    作者:叶华;王炜;景涛;韩俭;包根书;范临兰;梁晓萍;鲁俊 刊期: 2011- 05

  • 1例混合感染3种土源性线虫病报告

    土源性线虫是指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主要指土壤)发育到感染期直接感染人的线虫,如蛔虫、鞭虫和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土源性线虫病的感染率已控制在极低水平{1-3}.2011年3月我院诊治了1例蛔虫、钩虫和鞭虫三种土源性线虫混合感染引起反复下腹部隐痛不适伴便血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国兴;钟亚萍 刊期: 2011- 05

  • 蓝氏贾第鞭毛虫alpha-8贾第素特异性锤头状核酶-GCV重组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蓝氏贾第鞭毛虫alpha-8贾第素(α-8giardin)特异性锤头状核酶-GCV重组载体.方法采用RNAdraw软件对蓝氏贾第鞭毛虫α-8贾第素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781323)的二级结构进行模拟分析,按照G:C比例和锤头状核酶设计原则,选取合适的核酶切割靶点,设计特异性锤头状核酶(H8)序列,并将其与犬贾第虫病毒(GCV)连接,获得α-8贾第素特异性锤头状核酶-GCV重......

    作者:魏超君;卢思奇;曹利静;田喜凤 刊期: 201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