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广西猪人肉孢子虫实验感染研究
目的研究确定广西是否存在人-猪相互感染的肉孢子虫病.方法采用人-猪-人循环感染方法.取自然感染病例的粪便,用薛氏糖漂浮法收集肉孢子虫孢子囊(10000个以上),拌入饲料,用吞食法感染猪.取含成熟肉孢子虫包囊的新鲜生猪肉,剁碎,用吞食法感染志愿者(含包囊数约71000个以上).观察感染后症状及肉孢子虫在宿主体内发育情况.结果人感染后约5h出现腹胀,8~36h腹泻水样便13次,呕吐4次,畏寒、发热(体......
作者:李锦辉;林珍;杜进发;覃业新 刊期: 2007- 06
-
丝虫病传播阻断后残存传染源的微丝蚴密度消长及传播作用
目的观察传播阻断后班氏丝虫病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密度消长、持续时间及人群新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湖南省吉首市儿科坨寨作为观察点,进行22年纵向观察(1984-2005年),应用常规厚血膜法定期进行全民血检,观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微丝蚴密度消长和自然转阴情况,以及新感染情况.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丝虫特异IgG4试剂盒检测人群丝虫抗体水平.在传播季节解剖致倦库蚊观察幼丝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
作者:段绩辉;罗亨桥;张开仁;张明;曾祥卫;李正祥;彭欣荣;向远银;孙德建;伍卫平 刊期: 2007- 06
-
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后细粒棘球蚴囊壁的病理变化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壁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后的病理改变.方法采集感染细粒棘球蚴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较好的细粒棘球蚴30个.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等分为3组,每组10个包囊.对照组,用普通诊断超声照射2min.处理组1和处理组2分别用150W和250W声功率对细粒棘球蚴包囊进行沿囊壁多层面的环形扫描,层面间距为5mm,扫描速度为3mm/s,照射时间2~10min(根据包囊大小).......
作者:王俊安;邹晓毅;叶彬;张成武;赵发生 刊期: 2007- 06
-
弓形虫三磷酸核苷水解酶基因克隆、表达与鉴定
目的对刚地弓形虫三磷酸核苷水解酶基因(NTPase)进行克隆、表达和鉴定.方法采用PCR扩增刚地弓形虫RH株的NTPase基因,克隆入pGEM-TEasy载体,经酶切与测序鉴定后亚克隆至表达质粒pBAD-HisB,并转入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用镍-次氮基三乙酸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质粒pBAD-HisB-NTPase表达产生的含组氨酸的重组蛋白,用十二烷基磺酸钠-......
作者:沙丹;谭峰;潘长旺;梁韶晖 刊期: 2007- 06
-
多重PCR技术检测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相关分子标志的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恶性疟原虫5个主要抗药性相关基因的单管多重PCR扩增方法,用于恶性疟原虫抗药性分子标志检测.方法依据各基因参考序列,运用PrimerPremier5.0和Oligo6.0软件,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采用HotStartTaqDNA聚合酶,设置递增延伸温度,对恶性疟原虫标准株(3D7、Dd2和HB3)、分离株(FCC1/HN、CMH/YN)、现场标本(来源于海南、云南和缅甸)、近缘虫种对照(间......
作者:张国庆;汤林华;官亚宜;周水森;郑彬;黄芳;武松;刘燕 刊期: 2007- 06
-
旋毛虫抗原基因Ts21的原核表达与重组蛋白鉴定
目的原核表达旋毛虫相对分子质量(Mr)21000抗原基因(Ts21)并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和抗原性鉴定.方法将旋毛虫抗原基因Ts21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AL-c2X-Ts21,经酶切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TB1,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
作者:王中全;逯莉;崔晶;王来;王睿 刊期: 2007- 06
-
虫源性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诱导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研究
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和华支睾吸虫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重组蛋白rSjHRF和rCsHRF,并观察两者诱导大鼠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功能.方法分别克隆SjHRF和CsHRF基因完整编码序列,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并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可溶性表达的重组蛋白,将纯化的rSjHRF和rCsHRF分别与卵清蛋白变应原致敏的大鼠肺肥大细胞一起孵育,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肥大细胞组胺释放量,并制备......
作者:陈晓湘;胡旭初;徐劲;余新炳 刊期: 2007- 06
-
微孔板弓形虫染色试验
以细胞培养的方法传代弓形虫,建立微孔板弓形虫染色试验.血清与弓形虫虫体经孵育后,用碱性美蓝染色,计数100个虫体,记录染色与未染色虫体的比例,标本中50%虫体着色的稀释度为终点稀释度.弓形虫悬液浓度为109/ml,辅助因子中含1%枸橼酸钠时,弓形虫染色效果好,微孔板染色试验的稳定性良好.......
作者:许慧;倪安平;崔清涛;郝英 刊期: 2007- 06
-
2006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2006年对南京市血吸虫病流行区3个国家监测点(新洲村、七里村和杨家湾村)进行居民和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常住居民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率为10.06%(307/3053)、粪检(Kato-Katz法)阳性率为0.13%(4/3053);流动人群IHA阳性率为10.80%(7/65),粪检阳性率为0(0/7).家畜粪检未发现阳性感染.......
作者:魏德会;高原;谢朝勇 刊期: 2007- 06
-
云南省绿春县并殖吸虫的初步调查
2006年分别选择云南省绿春县的大兴、戈奎和牛孔等3个乡镇的山涧溪流中捕获溪蟹69只,用研磨水洗沉淀法分离并殖吸虫囊蚴.仅在牛孔乡的景洪溪蟹(Potamonchinghungense)体内检获并殖吸虫后尾蚴,溪蟹的感染率为27.6%(8/29),未检获囊蚴,平均每蟹感染后尾蚴2.25条.经形态学鉴定为丰宫并殖吸虫(Paragonimusproliferus)的后尾蚴.首次证实云南省绿春县为丰宫并殖......
作者:杨斌斌;周本江;李如青;白中文;吴欧保;高秀芳 刊期: 2007- 06
动态资讯
- 1 湖区慢性血吸虫病伤残权重的初步探讨
- 2 吉曼尼兹(Gimenez)染色法快速筛选阿米巴滋养体内嗜肺军团菌
- 3 一种快速、简便检查蠕虫卵的厚涂片法
- 4 过继转移在蠕虫调控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5 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与主要任务
- 6 杭州市余杭区慢性淋巴丝虫病患者生命质量调查
- 7 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基因重组质粒的免疫原性研究
- 8 开封市小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 9 2005-2013年新疆棘球蚴病手术病例回顾分析
- 10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青蒿素耐药性相关基因K13 kelch结构域序列多态性的分析
- 11 日本血吸虫线粒体nad4基因部分序列的多态性研究
- 12 ACT1-qPCR定量分析弓形虫内参引物的筛选与鉴定
- 13 福建省霞浦县发现南海溪蟹属一新种(十足目:溪蟹科)报告
- 14 热休克蛋白47(HSP47)-短发夹RNA的构建及其细胞水平对HSP47表达的影响
- 15 弓形虫感染鼠小肠IgA分泌细胞数量与IgA水平动态变化
- 16 加强中国与全球基金的多边抗疟合作分析
- 17 弓形虫感染对子一代雄性小鼠脑部多巴胺水平的影响
- 18 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IL-12水平的动态观察
- 19 细粒棘球蚴感染中TGF-β/Smad信号通路对IL-9调控作用的研究
- 20 蓝氏贾第鞭毛虫alpha-8贾第素特异性锤头状核酶-GCV重组载体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