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磷酸萘酚喹伍用青蒿素对猴疟原虫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磷酸萘酚喹与青蒿素伍用对猴疟的治疗作用.方法感染诺氏疟原虫恒河猴模型随机均分为9组(3只/组),A组和B组分别灌服6和10mg,kg磷酸萘酚喹3d,1次/d;C组和D组分别灌服31.6和100mg/kg青蒿素,第1天2次,第2~3天各1次;E组、F组和G组用10mg/kg磷酸萘酚喹分别与10、20和25mg/kg青蒿素配伍(即以1:1、1:2和1:2.5配伍)灌服;H组和I组分别灌服单药磷......
作者:王京燕;丁德本;李国福;赵京花 刊期: 2008- 06
-
荨麻疹与螨性过敏的关系及粉尘螨注射液免疫治疗
目的检测荨麻疹和其他皮疹患者对螨的敏感性,并观察粉尘螨注射液特异性免疫治疗(SIT)荨麻疹螨敏阳性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2005年对皮肤科门诊的皮疹患者采用粉尘螨(Df)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检测螨敏情况.将荨麻疹螨敏反应SPT≥++患者分成3组:A组粉尘螨注射液常规特异性免疫治疗,皮下注射1:100000(w/v)03、0.6和1.0ml.各剂量1次/周×3周,1:10000和1:5......
作者:邢道荣;温廷桓;余扬林;魏志平;李益明;韩天 刊期: 2008- 06
-
广西富川县班氏丝虫病传播阻断后残存疫点的发现
目的阐述广西富川县班氏丝虫病残存疫点发现过程及其处理措施和效果,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在广西富川县朝东镇和麦岭镇的5个行政村(长塘、黄沙、茶山、福溪和长春)开展丝虫病疫点调查.采用厚血膜双片法检测片发患者所在的疫点长塘村及其毗邻的黄沙和茶山村居民,阳性者再作个案调查.疫点长塘村外出返乡人员以及毗邻的福溪和长春村居民,先用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ICT卡)进行血清学检测......
作者:黎学铭;杨益超;黄铿凌;许洪波;谢祖英;麦富珍;商少明;苏爱荣;李树林;区方奇;吴钦华;伍卫平;朱雪花;蒋智华 刊期: 2008- 06
-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调查黄淮流域不同媒介地区当前疟疾流行水平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黄淮流域居民进行问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调查,评价黄淮流域不同媒介地区疟疾流行水平.方法2006和2007年选择沿黄淮流域单一中华按蚊为媒介的安徽省宿州、怀远和砀山县、河南省永城县,嗜人按蚊与巾华按蚊复合媒介地区的河南省桐柏县和湖北省广水县,每县分别选择2个自然村,采用重复横向调查方法,连续两年于疟疾流行季节末期对调查点居民(≥1.5岁)采制滤纸干血滴,用IFAT检测人群疟疾抗体水平......
作者:郑香;房文;黄芳;沈毓祖;苏云普;黄光全;周水森 刊期: 2008- 06
-
刚地弓形虫多表位抗原基因在转基因番茄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获得稳定表达弓形虫多表位抗原基因(Tg-MAG)的转基因番茄植株.方法用植物组成型启动子E35S、番茄果实特异性E82.2启动子以及E35S-E81.1复合式启动子驱动弓形虫Tg-MAG的植物表达载体pC35MG、pCE2MG与pC35E1MG,以农杆菌介导的T-DNA转化法转化番茄子叶和下胚轴;经芽诱导、伸长以及生根的连续性抗性筛选和培育,获得Tg-MAG转基因番茄植株,练苗后移栽花盆中培育......
作者:周晓红;黄小琴;钟任佳;朱巧珍;赵莹;郭瑜琪;陈晓光 刊期: 2008- 06
-
右旋松萝酸体外抗弓形虫速殖子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右旋松萝酸在体外抗RH株弓形虫速殖子的效果.方法实验设右旋松萝酸组、乙酰螺旋霉素组、二甲基哑砜(DMSO)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前两组分别再设4个浓度组,于1ml弓形虫速殖子悬液(1×106个/ml)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10、25和50μg/ml右旋松萝酸或乙酰螺旋霉素;后两组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牛理盐水和1%DMSO;每组15管.作用1、2和4h后,取弓形虫悬液涂片,台盼蓝染色,光镜观察记数......
作者:魏琳琳;程彦斌;司开卫;顾宁;李小其;李琛;袁育康 刊期: 2008- 06
-
血吸虫多基因非融合性膜锚定表达疫苗的研究
目的构建H本血吸虫多基因非融合性膜锚定表达疫苗pIRES-Sj97-Sj14-Sj26,并研究其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构建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Si14)、谷胱甘肽-S-转移酶(Sj26)和副肌球蛋白(Sj97)的跨膜共表达质粒pIRES-Sj97-Sj14-Sj26,转染HeLa细胞.通过RT-PCR法检测Sj14、Sj26和Sj97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IFA)检测Sj14、Sj......
作者:唐成武;刘朔婕;马彦彬;梁靓;郭萍;王淑玉;邹镇;高红;段秋红;程继忠;戴五星 刊期: 2008- 06
-
日本血吸虫不同阶段抗原免疫抑制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不同生活史阶段抗原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均分8组,A组为健康对照组;B组为哮喘模型组,以鸡卵白蛋向(OVA)抗原腹腔注射致敏,OVA滴鼻诱发哮喘:C、D和E组小鼠分别用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和童虫抗原(SSA)经腹部皮下免疫,共4次.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l周再按B组方法诱发哮喘;F、G和H组分别用SEA......
作者:蒋自卫;莫红梅;王磊;程喻力;王淇泓;雷家慧;刘文琪;李雍龙 刊期: 2008- 06
-
动态窗口扫描统计量法在急性血吸虫病时间聚集性分析中的应用
使用动态窗口扫描统计量法、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2001-2006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的发病时间,确定其时间聚集性.动态窗口扫描统计量法分析结果显示,贵池区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的发病时间从2001年到2003年越来越集中,之后越来越分散,而2006年的发病时间聚集性消失(对数似然比LLR=4.14,P>0.05);分析所有病例发现,2002年8~9月是6年巾发病的大聚集期(LLR=1......
作者:徐莉莉;陈更新;崔道永;何宗贵;周晓农 刊期: 2008- 06
-
宁波市并殖吸虫病流行现状
收集2000-2007年宁波市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门诊并殖吸虫病病例资料,调查并殖吸虫病历史流行区人群自然感染情况,以及并殖吸虫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从2643份疑似患者血清中检出并殖吸虫抗体阳性417份,阳性率为15.8%,男女比例为1:1.19.多数病例存在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历史流行区人群血清阳性率为3.1%(46/1462),男性和女性的感染率分别为2.8%(18/649)......
作者:许国章;钱宝珍;叶丽萍;张劼楠;鲁峰;孙亚维 刊期: 2008- 06
动态资讯
- 1 阴道毛滴虫重组蛋白AP33的制备、鉴定和初步应用
- 2 皮下曼氏裂头蚴病1例
- 3 双氢青蒿素与咯萘啶伍用治疗抗性恶性疟的研究
- 4 8例脑曼氏裂头蚴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与预后分析
- 5 棘球蚴基因工程疫苗的应用
- 6 细粒棘球绦虫Eg95抗原基因疫苗体外瞬时表达及对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
- 7 用多肽-蛋白偶联方法制备抗恶性疟原虫抗体
- 8 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硬化的再认识
- 9 Dot-ELISA检测人芽囊原虫血清抗体的研究
- 10 脑囊虫病患儿血清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
- 11 蒿甲醚诱导日本血吸虫雌虫总抗氧化能力下降
- 12 白纹伊蚊唾液三磷酸腺苷二磷酸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 13 湖北省淋巴丝虫病的流行、控制与消除历程
- 14 广东省清新区农村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 15 河南某校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12年调查
- 16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钩虫感染55例报告
- 17 应用多重PCR法分析西藏察隅疟疾流行区按蚊吸血习性
- 18 中国消除疟疾的持续挑战:输入性疟疾
- 19 猪带绦虫囊尾蚴与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蛋白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 20 艾滋病患者几种易被忽视的肠道寄生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