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年第2期文章
  • 慢性丝虫病人关怀照料工作的探讨

    我国的丝虫病防治工作已取得显著成绩,丝虫病的传播已被有效控制和阻断,但遗留的有临床表现的慢性丝虫病人各地尚有不少,亟待开展对他们的关怀和照料.本文就本县开展的对慢性丝虫病人(以下简称慢丝)的关怀照料工作试点经验进行探讨.......

    作者:薛美娟;李国华;陆荣华 刊期: 2002- 02

  • 日本血吸虫DNA疫苗的构建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及家畜的寄生虫病,据WHO估计患病人数达2亿,每年死亡人数约20万.血吸虫疫苗虽然种类较多,但由于保护性免疫力较差,至今未能实际应用.DNA疫苗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由于它自身的特点使其在抗寄生虫感染中意义重大,与其它疫苗相比,DNA疫苗简单方便易于组建多价疫苗[1].......

    作者:钟辉;余传信;李平;张艳红;朱荫昌;马清钧 刊期: 2002- 02

  • 促疟原虫配子发育因素的体外观察

    宿主血液中的疟原虫配子体是通过蚊体内发育再传染.蚊虫吸血数秒钟后,被摄人蚊胃内的配子体即开始向配子发育.体外实验证实,在室温20℃条件下,增高培养液的pH可促使配子形成[1].体内实验表明,在埃及伊蚊(Aedesaegypti)的胃和头部及斯氏按蚊(Anophelesstephensi)的头部和肛部提取物中存在促配子形成的物质[2-4],Billker等[5]在蚊的头部发现能促疟原虫配子体在蚊体内......

    作者:曹雅明;罗恩杰;刘英杰;闫建中;张守平 刊期: 2002- 02

  • 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编码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

    日本血吸虫以钉螺为中间宿主,各种野生和家养动物为保虫宿主,因此防治血吸虫病十分困难且代价昂贵.WHO认为,作为化疗或其他措施的必要补充,应优先考虑人用血吸虫病疫苗的发展[1],但已知的候选疫苗,包括1998年WHO/TDR推出的6个具潜力的疫苗候选分子的减虫率或减卵率低于40%.......

    作者:李德发;沈继龙;祖莹;王维;郭泽坤;余龙 刊期: 2002- 02

  •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对青蒿琥酯、咯萘啶等药的体外敏感性

    抗药性恶性疟的出现与扩散给全球疟防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困难,东南亚地区及中国南部恶性疟原虫不仅对氯喹产生了抗性,而且对多种抗疟药的敏感性明显下降[1-3].为延缓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抗性,作者等体外测定了恶性疟原虫抗青蒿琥酯株对青蒿琥酯、本芴醇、氯喹等药的敏感性[4-7].为提供恶性疟原虫青蒿琥酯及氯喹敏感株(FCC1/HN)对青蒿琥酯、咯萘啶等药体外敏感性的基础数据,作者等于2000年开展了......

    作者:杨恒林;高白荷 刊期: 2002- 02

  • 包虫病免疫误诊的原因分析

    免疫学试验是包虫病的诊断方法之一,但是免疫学试验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常给临床确诊带来困难,本文根据免疫误诊的病例,对造成包虫病免疫诊断假阴性、假阳性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1方法......

    作者:陈新华;温浩;张朝霞;冯晓辉;付艳;项平 刊期: 2002- 02

  • 2002年环境与职业医学学术研讨会

    ......

    作者: 刊期: 2002- 02

  • 磁共振轧喷酸葡胺增强扫描对脑囊尾蚴病退变期诊断价值的分析

    目的探讨用磁共振(MR)轧喷酸葡胺(Gd-DTPA)增强扫描对脑囊尾蚴病退变期定性和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69例行MR增强扫描诊断为退变期脑囊尾蚴病患者,并经手术或血清特异性囊尾蚴抗体检测证实,对比分析MR平扫与增强扫描.结果69例患者经MR平扫呈单发或多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经MR增强扫描后T1加权像呈在大片低信号中见小结节状或环状强化,强化后的病灶直径大不超过22mm,平均直径8.1m......

    作者:曾飞雁;王昌新 刊期: 200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