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8年第4期文章
  • 疟疾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

    病例1男,32岁,农民,江苏省昆山市.因畏寒、发热、头痛7d,黑便、瘀斑1d,于2002年7月3日入本院.查体:体温38.6℃,轻度贫血貌,神志清楚.......

    作者:陈仕祥;陈玺卿;江军;范平 刊期: 2008- 04

  • HIV感染者检出粪类圆线虫幼虫1例

    2006年4~12月,作者等北京军区总医院共43人组成中国维和医疗分队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在利比里亚第四战区维和二级医院诊治期间,发现1例HIV感染者合并粪类圆线虫感染,报告如下.......

    作者:刘杰;王北宁;孙天胜;樊卫红;周海峰 刊期: 2008- 04

  • 幼儿眼眶软组织寄生裂头蚴1例

    裂头蚴病是人兽共患病,也是福建省高发的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1,3].迄今,全国已报告600多例,其中福建90多例.位居全国第2[4].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幼虫在人体各脏器、组织间不断移行所致的疾病.......

    作者:李燕榕;林金祥;李莉莎;林开铅 刊期: 2008- 04

  • 西藏墨脱县疟疾流行区多斑按蚊复合体种型鉴定

    目的鉴定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疟疾流行区多斑按蚊复合体的种型.方法墨脱县捕获的5190只按蚊经形态学鉴定为多斑按蚊复合体后,随机取575只.酚.氯仿法提取单蚊DNA作为模板,根据伪威氏按蚊、多斑按蚊、威氏按蚊、达罗毗按蚊和塞沃按蚊分别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rDNA第二转录间隔区(ITS2)片段,进行种型鉴别.对目标片段进行测序、同源性比对,并运用MEGA(3.1)软件构建多斑按蚊复合体的系统进......

    作者:武松;潘嘉云;王学忠;周水森;张国庆;汤林华 刊期: 2008- 04

  • 5-羟色胺体外对日本血吸虫母胞蚴运动性与体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5-羟色胺(5-HT)体外对日本血吸虫母胞蚴运动性和体长的影响,并筛选5-HT作用的适浓度与时间.方法取感染6~8周日本血吸虫的小鼠肝脏,碾磨后沉淀,孵化收集毛蚴,于1/2RPMI1640培养基(含10%小牛血清和常量抗生索)中培养48h.待毛蚴转化为母胞蚴后,将一部分母胞蚴分别培养于浓度为0、0.1、1、10、100和1000μmol/L的5-HT培养基中48h,另一部分母胞蚴用10μm......

    作者:周响玲;董惠芬;蒋明森;李霞;黄晶晶 刊期: 2008- 04

  •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弓形虫

    目的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检测弓形虫.方法用酚-氯仿法提取弓形虫速殖子基因组DNA,设计两对扩增弓形虫B1基因的LAMP引物.以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卡氏肺孢子虫、日本血吸虫及小鼠白细胞作对照.进行LAMP反应,产物经SYBRGreenI显色及电泳后观察结果,绿色判为阳性,棕色判为阴性.将弓形虫速殖子经倍比稀释为(2~3)×106个/ml至(2~3)×10-1个/ml等8个浓度,进行L......

    作者:杨秋林;张如胜;伍和平;张愉快;王可耕 刊期: 2008- 04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日本血吸虫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方法根据日本血吸虫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18SrRNA)基凶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1450bp序列,经TA克隆后转入大肠埃希菌DH5a,提取重组质粒,鉴定后作为模板制作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方法重现性评价.用初始循环数(Ct,拷贝/反应)进行标准差分析,并计算变异系数(CV).结果制作的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作者:周立;梁冰;赵友云;黄露;王业富 刊期: 2008- 04

  • 日本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时空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

    目的分析和比较我周湖区和山区以县为单位的人群血吸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时空分布格局.方法采用贝叶斯时空模型,对2002-2005年全国以县为单位的血吸虫病年报资料中血清学检查数据、中分辨率成像光谱辐射计(MODIS)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LST)和土地覆盖类型以及经济水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湖区,人群血吸虫血清学阳性率与7~8月NDVI均值、水体比例和草地等比例呈正相关(网归系数......

    作者:王显红;周晓农;吴晓华;杨坤;吕山 刊期: 2008- 04

  • 棘球蚴病防治研究的国际现状和对我们的启示

    本文概述了两种主要棘球蚴病的全球流行状况、研究进展,以及多个国家开展防治工作的措施与成效.就我国已经启动的试点防治规划的策略、主要措施及相关的研究课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余森海 刊期: 200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