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0年第1期文章
  • 甲氟喹单剂口服治疗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成虫皮层的损害

    目的观察甲氟喹对感染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成虫皮层的损害.方法12只雌性昆明小鼠每鼠感染60~8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其中10只小鼠于感染后35d用甲氟喹单剂400mg/kg口服治疗,治疗后8h、24h、3d、7d和14d分别剖杀2只.用灌注法收集血吸虫,常规方法固定、逐级乙醇脱水和临界点干燥器干燥,用扫描电镜观察,另2只未治疗的感染小鼠取虫作对照.结果甲氟喹给药后8h,雌、雄虫即示虫体局部肿大,有广泛......

    作者:肖树华;薛剑;沈炳贵 刊期: 2010- 01

  • 2004-2008年南京市肠道线虫感染情况分析

    2004-2008年对南京市65个监测点1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肠道线虫监测调查,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粪检虫卵.5年共调查46226人,肠道线虫感染率逐年下降,从2004年的3.0%降至2008年的0.7%,降幅为75.3%.农村的人群感染率(2.9%)显著高于城市(0.9%)(χ~2=1024.63,P......

    作者:李燕菁;高原;谢朝勇 刊期: 2010- 01

  • 隐孢子虫卵囊纯化方法的改进研究

    用蒸馏水代替PBS稀释Sheather's蔗糖溶液,并测定不同稀释度的蔗糖溶液密度,使用不同密度的蔗糖溶液分离纯化安氏隐孢子虫、贝氏隐孢子虫和猪隐孢子虫卵囊,计算纯化后的卵囊回收率和卵囊活性.安氏隐孢子虫、贝氏隐孢子虫和猪隐孢子虫卵囊纯化后的总回收率分别为47.5%、49.6%和41.7%:孔雀绿染色活性检测的活性率分别为97.9%、96.7%和95.1%;37℃水浴1h后的脱囊率分别为87.9%......

    作者:黄磊;安春霞;张素梅;宁长申;张龙现 刊期: 2010- 01

  • 1996-2007年新疆阿图什市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概况

    1996-2007年,阿图什市共报告内脏利什曼病102例,其中以阿湖乡(占37.3%)、阿扎克乡(27.5%)、松塔克乡(19.6%)和上阿图什乡(8.8%)为主,其余乡和市区呈散发状态.男女性别之比为1.04:1.0~5岁(占30.4%)和6~10岁(占29.4%)年龄组人群病例数高,此后随年龄的增大病例数呈减少趋势.在近10年中.1998年发病数高(占21.6%),2000年低(1.0%).阿......

    作者:崔刚;陈晓英;米丽古丽·塔西;莫合塔尔·阿布拉吉;伊斯拉音·乌斯曼 刊期: 2010- 01

  • 间日疟原虫海南分离株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用PCR扩增间日疟原虫海南分离株基因组DNA中乳酸脱氢酶(LDH)全长基因,命名为PvLDH/HN(GenBank登录号为FJ52775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vLDH/HN全长951bp,编码316个氨基酸残基,与间日疟原虫SalvadorI株、Belem株LDH等分离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89%(950/95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316/316).拓扑结构分析显示,该蛋......

    作者:吕刚;李静晶;赵世勇;芦亚君;范志刚 刊期: 2010- 01

  • 影响棘球蚴病流行程度的因素

    棘球蚴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棘球蚴病的流行具有地方性,但各地区的流行程度差异较大.棘球蚴病的流行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生物、环境和社会等3个方面综述影响棘球蚴病流行程度的因素.......

    作者:胡欢欢;伍卫平 刊期: 2010- 01

  • 寄生性蠕虫过氧化物氧还蛋白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氧还蛋白为广泛存在于需氧生物体的过氧化物酶家族抗氧化蛋白.寄生性蠕虫过氧化物氧还蛋白不仅可以清除虫体自身代谢产生的活性氧族分子(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和活性氮族分子(reactivenitrogenspecies,RNS),而且在抗御宿主免疫细胞产生的ROS和RNS的潜在损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过氧化物氧还蛋白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寄生性蠕虫(包括吸......

    作者:李永光;付宝权 刊期: 2010- 01

  • 宿主树突状细胞与血吸虫感染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功能强的一类抗原呈递细胞,是连接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近年来研究进展显著.在血吸虫病领域的研究发现,宿主树突状细胞经血吸虫感染刺激后的表型与常规成熟的表型不同.研究血吸虫感染与宿主树突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丰富该类细胞的生物学研究,也将为血吸虫病的疫苗和治疗研究提供支撑.......

    作者:李小红;汤林华;曹建平 刊期: 2010- 01

  • 眼部铁线虫感染1例

    患者,男,23岁,淮南市洛河镇人.因右眼严重不适,分泌物增多,伴充血红肿、刺痛、异物感,时有虫爬或蠕动样感觉.于2009年8月2日自行挑出线虫1条,随即赴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眼科诊治.检查发现.右眼下睑结膜近内侧处有一不规则似囊肿状的凸起物,结膜充血.......

    作者:朱玉霞;万淑敏 刊期: 2010- 01

  • 脑曼氏裂头蚴病1例

    1病例患者,,22岁,徽省无为县人,素喜食蛙肉烧烤.2008年8月底,诱因出现恶心、呕吐、昏厥,无抽搐、口吐白沫和两便失禁等,30min后神志转清,自觉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应迟钝并进行性加重.008年10月15日入院查体:清,向力正常,应迟钝,肺无异常,肌力和肌张力正常,软,布氏征阴性.......

    作者:黎淑娟;欧强;施裕新 刊期: 201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