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猪带绦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6基因的鉴定、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目的鉴定、表达猪带绦虫(Taeniasolium)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sserpinB6),探索其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猪带绦虫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设计TsserpinB6特异引物,RT-PCR扩增获得TsserpinB6基因,对其DNA、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ClustalX1.83进行序列比对,并用MEGA6.0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构建pET-30a-TsserpinB6重组......

    作者:刘光学;张少华;郭爱疆;侯俊玲;魏艳玲;王帅;骆学农 刊期: 2016- 04

  •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型及吞噬功能的变化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ψ)的表型及吞噬功能变化,探索Mψ在宿主应答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每组12只.感染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2000个原头节.对照组注射等体积PBS.于感染后5个月,收集对照组和感染组小鼠腹腔单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ψ比例及其表面分子CD40、CD80、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

    作者:潘伟;张玉梅;孙芬芬;曹建平;沈玉娟 刊期: 2016- 04

  • 安氏隐孢子虫ATP结合盒式转运蛋白1基因的克隆与离子转运

    目的研究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andersoni)ATP结合盒式转运(ATP-bindingcassette,ABC)蛋白1基因对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K+、Ca2+、Na+和Mg2+的转运作用.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从安氏隐孢子虫基因组中PCR扩增CaABC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CaABC1,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小鼠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e......

    作者:王菊花;王攀;刘传欢;孙秀梅;解倩倩;薛秀恒 刊期: 2016- 04

  •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青蒿素耐药性相关基因K13 kelch结构域序列多态性的分析

    目的分析云南省恶性疟现症病例中恶性疟原虫(Hasmodiumfalciparum)K13基因kelch结构域的序列多态性,为掌握云南省恶性疟青蒿素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2月,从云南省16个州(市)收集恶性疟现症病例的滤纸血样和相关信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判定其感染来源,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疫情登记确认病例发现地.使用巢式PCR扩增恶性疟原虫K13基因kelch结构域......

    作者:孙艾明;董莹;陈梦妮;徐艳春;邓艳;毛祥华;王剑 刊期: 2016- 04

  • 基于捕获与连接的探针式PCR矩阵拆分混样检测疟原虫的效果评价

    采用基于捕获与连接的探针式PCR(captureandligationprobe-PCR,CLIP-PCR)矩阵拆分混样法和镜检两种方法对100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综合评价CLIP-PCR矩阵拆分混样法对疟原虫的检测效果.从云南省疟疾参比实验室标本库选取93份阴性样本和7份阳性样本,随机混合,采用双盲法进行CLIP-PCR矩阵拆分混样检测,并与镜检法的结果对比分析,通过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检测......

    作者:周耀武;林祖锐;程志斌;郑直;周兴武;周子悠;王多全;李建雄;曾旭灿 刊期: 2016- 04

  • 两种吸虫复染制片技术的探究

    采用醋酸卡红溶液和孔雀绿水溶液,对固定后的华支睾吸虫和布氏姜片虫标本进行复合染色.醋酸卡红对两种吸虫标本进行单染.复染法使得标本虫体呈三色,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周围肌肉组织均为浅红色,生殖器官中的子宫呈现鲜绿色,虫体两侧卵黄腺为黄褐色,虫体结构清晰、着色适度、立体感强.醋酸卡红染液单染对吸虫睾丸组织的显现力更强.在吸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结合使用单染法和复染法,观察效果将会更好.......

    作者:谢文婷;帅木兰;王少圣;赵金红;李朝品 刊期: 2016- 04

  • 中国华支睾吸虫病防控的差距

    华支睾吸虫病是中国目前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本文通过“问题树分析”(problemtreeanalysis)方法探究中国华支睾吸虫病防控方面存在的差距,发现从防控角度而言,华支睾吸虫病高流行与以下不足有关:①疾病负担尚不清楚,②流行地图尚不完善,③流行因素尚未明确,④监测和报告体系尚未建立.因此,亟待加强研究着力弥合这些差距,以促进中国华支睾吸虫病的控制和消除.......

    作者:钱门宝;陈颖丹;周晓农 刊期: 2016- 04

  • 基因芯片技术在人体锥虫生物学特性研究方面的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芯片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以其高通量的特点展示出强大的优势.在众多人体血液原虫疾病中,锥虫病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基因芯片技术为锥虫基因组、虫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疫苗的筛选和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手段.本文就基因芯片在人体布氏锥虫(Trypanosomabrucei)和克氏锥虫(T.cruzi)研究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陈木新;陈家旭 刊期: 2016- 04

  • 旋毛虫及其衍生产物调节过敏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旋毛虫(Trichinellaspiralis)及其衍生抗原可通过诱导树突状细胞(DC)的半成熟来刺激T细胞的活化,从而调节Th1/Th2型细胞的免疫应答,以缓解或抑制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此免疫调节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Treg)及抑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旋毛虫及其衍生产物在各种免疫失调性疾病中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丁忆晗;王小莉;宋迪;吴琦;杨小迪 刊期: 2016- 04

  • 《弓形虫病的诊断》标准解读

    遵循《卫生标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体例编制《弓形虫病的诊断》(WS/T486-2015)标准.标准由6章组成,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另附有4个资料性附录(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1个规范性附录(实验室检查),已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通告(国卫通[2015]21号)施行,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

    作者:严晓岚;闻礼永;官亚宜;张剑锋;林丹丹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