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8年第4期文章
  • 虫种特异性基因检测小鼠无虫病理组织裂头蚴感染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用细胞色素C氧化酶1基因(cox1)及内转录间隔区1(ITS-1)特异性序列检测小鼠无虫病理组织中裂头蚴感染的可行性.方法6~8周龄昆明小鼠20只,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感染组(15只)和未感染组(5只),感染组小鼠经口感染蛇源裂头蚴(5条/只),未感染组不作任何处理.感染后第14天剖杀小鼠,取感染组小鼠皮下含裂头蚴肌肉组织(含虫组织)、去除裂头蚴肌肉组织(无虫组织)及未感染组小鼠相应部位肌肉......

    作者:胡月;陈艳;李金福;蒙兴慧;刘巧霞;刘鉴 刊期: 2018- 04

  • ACT1-qPCR定量分析弓形虫内参引物的筛选与鉴定

    目的运用PCR对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RH、PRU、VEG株速殖子和HFF、Vero细胞系以及SPF级昆明鼠脑组织所得DNA样品进行特异性扩增,鉴定并筛选出适合用作弓形虫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的内参引物.方法体外培养并无菌收集HFF、Vero细胞系及弓形虫RH、PRU、VEG株速殖子,SPF级昆明鼠经颈椎脱臼处死无菌采集脑组织,并提取基因组DNA.合成弓形虫MI......

    作者:郭海婷;陈志宝;李中原 刊期: 2018- 04

  • IL-18对pVAX1/SjRPS4·CB质粒疫苗免疫小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pVAX1/IL-18联合pVAX1/SjRPS4·CB质粒疫苗对小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70只BALB/c雌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pVAX1空质粒组、pVAX1/IL-18组、pVAX1/SjRPS4·CB组和pVAX1/SjRPS4·CB+pVAX1/IL-18组等5组(每组14只),每组小鼠在左后腿股四头肌注射相应质粒100μg或等量生理盐水,每......

    作者:程红兵;周云飞;张树菊;汪世平;冯其梅;刘益萍;崔国艳;魏红;李芬;刘明社 刊期: 2018- 04

  • 2006-2016年百色市城区中小学生肠道线虫调查结果分析

    于2006-2016年对广西百色市城区中小学生进行肠道线虫调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镜检蠕虫卵.钩虫卵阳性粪样再以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钩蚴培养,鉴定钩虫种类.同时采用透明纸肛拭法对12周岁以下的学生进行蛲虫检测.共调查中小学生10273人,肠道线虫感染者385例,感染率为3.75%,其中,以2006年感染率高,为17.22%(36/709);2016年感染率低,为1.15%(......

    作者:邓积广;余水兰;农智;杨益超 刊期: 2018- 04

  •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学生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简称“果洛州”)学生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2012年采用B超和ELISA方法对果洛州6个县40个乡(镇)50所学校6~19周岁的全体学生进行普查.结果显示,果洛州学生棘球蚴病检出率为2.9%(247/8597),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6.1%(1218/7552).达日县棘球蚴病检出率和血清抗体阳性率高,分别为5.6%(124/2225)和23.0%(428/1861),不同......

    作者:程时磊;蔡辉霞;马霄;张静宵;刘娜;张雄英;史可梅;刘玉芳 刊期: 2018- 04

  • 河南省1例输入性皮肤利什曼病的诊断与分析

    患者,男,2017年6月到乌兹别克斯坦务工,7月2日发现左胸臂部有2个小红疹,回国后于10月15日前后发现红疹变大,有少量脓液.用利什曼病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患者血清利什曼原虫抗体结果为阴性.取皮损处组织镜检未查见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取皮损处组织置NNN培养基培养,培养至第8天镜检查见大量前鞭毛体.提取前鞭毛体DNA,用利什曼原虫属特异性引物K13A/K13B和L5.8S/LITSR分别扩增出120......

    作者:李素华;高丽君;张雅兰;周瑞敏;杨成运;钱丹;刘颖;赵玉玲;鲁德领;张红卫;许汴利 刊期: 2018- 04

  • 利什曼病及其防治

    利什曼病是一种古老的寄生虫病,按临床表现可区分为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皮肤利什曼病和皮肤黏膜利什曼病3种.利什曼病广泛分布于亚、非、欧以及中南美洲的广大地带,防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短期内颇难解决.中国的利什曼病有内脏利什曼病和皮肤利什曼病2种.原流行于中、东部7省平原地带的人源型内脏利什曼病至1983年已告消除,但在新疆南部的一些古老绿洲平原地带则仍有该病发生.西部的山丘和荒漠地带的内脏利什曼病......

    作者:管立人;高春花 刊期: 2018- 04

  • Ⅰ型干扰素在原虫感染中的作用

    疟原虫、刚地弓形虫、利什曼原虫和锥虫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原虫.目前已有较多研究显示,Ⅱ型干扰素(IFN-Ⅱ)在宿主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Ⅰ型干扰素(IFN-Ⅰ)在宿主抗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还知之甚少.原虫诱导的IFN-Ⅰ应答可因所感染的寄生虫虫种/虫株、虫荷、虫体的发育阶段或宿主的遗传背景等不同而异.IFN-Ⅰ与IFN-Ⅱ在原虫感染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本文综述了原虫感染过程中IFN-Ⅰ......

    作者:马远林;吕芳丽 刊期: 2018- 04

  • miRNA在寄生虫宿主免疫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小分子RNA,其通过转录后具有调控基因的功能,参与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控.目前,miRNA在寄生虫同宿主相互作用中的功能探索成为研究热点,包括寄生虫产生miRNA的传播方式、调控免疫应答反应、在中间宿主中的调控作用,以及其调控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病理学作用等.本文对上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寄生虫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刘可;黄海斌;杨桂连 刊期: 2018- 04

  • 寄生虫细胞外囊泡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Evs)是细胞旁分泌释放到细胞外的膜性小囊泡,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均可以产生并释放细胞外囊泡,外泌体(exosomes,Exo)、微囊泡(microvesicles,MVs)等均在其范畴,作为细胞间信号传导的重要方式,其功能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热点.研究表明,细胞外囊泡在多种寄生虫中均能分泌,且广泛参与虫体感染宿主及致病的生理过程,有望成......

    作者:沈辉;刘春英;赵玉敏 刊期: 201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