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蠕虫感染在预防与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唐春莲;申志琴;雷家慧;王力霞
关键词:蠕虫感染, 防治, 炎症性肠病, 免疫调节
摘要:[提要]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氏病(Crohn's disease)和溃疡性结肠炎,是机体对肠道内各种抗原的过度炎症反应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卫生假说为蠕虫感染治疗炎症性肠病提供了新的思路,蠕虫感染也在多种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中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在动物实验基础上陆续展开临床实验,如用一定剂量的猪鞭虫(Trichuris suis)卵感染治疗炎症性肠病,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感染活体蠕虫也存在一定潜在风险,故亟待研制开发蠕虫相关的免疫活性物质提取物,以提高治疗安全性.治疗性蠕虫感染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机制主要为免疫学机制,传统观念认为,与Th1/Th2轴有关,近来研究表明与Tregs/Th 17轴关系更为密切.其他免疫调节通路,如上皮屏障、Toll样受体和巨噬细胞在蠕虫感染预防与治疗炎症性肠病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蠕虫感染在预防与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及免疫学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