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弓形虫感染对子一代雄性小鼠脑部多巴胺水平的影响
周永华;朱虎平;许金俊;张英;毛爱民;杨静;范峰;许永良;赵中兴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 多巴胺,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 脑, 子一代
摘要: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对子一代雄性小鼠发育期脑部多巴胺水平的影响. 方法 36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和弓形虫感染组,每组18只.感染组每鼠分别经口感染弓形虫PRU弱毒株10个包囊.感染后90d,与健康雄性ICR小鼠按1∶1交配.每组各取2只交配成功的母鼠于孕20 d时剖腹取胎鼠.其他交配成功的母鼠自然分娩.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对孕20 d的雄性胎鼠及出生后14d和63 d的雄性仔鼠(各6只)进行脑皮层、小脑、海马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测定. 结果 感染组小鼠感染后死亡3只,余15只感染鼠中,仅6只交配成功.2只于孕20 d剖腹取胎鼠12只,其中雄性7只;4只自然分娩,仔鼠存活21只,其中雄性15只.18只对照组小鼠均交配成功,2只于孕20 d时剖腹取胎鼠23只,其中雄性12只;16只自然分娩,仔鼠存活179只,其中雄性92只.感染组和对照组雄性胎鼠小脑区多巴胺含量分别为(413.25±21.78) ng/g和(346.30±51.83) ng/g,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者皮层区多巴胺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出生后14 d和63 d,雄性仔鼠皮层区[(462.50±24.80) ng/g和(1 215.77±113.64) ng/g]、小脑区[(271.55±26.19) ng/g和(1 328.82±39.62) ng/g]、海马区[(225.78±24.17) ng/g和(1 322.70±58.34) ng/g]和纹状体区[(455.23±61.53) ng/g和(991.32±54.31) ng/g]的多巴胺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 弓形虫感染能引起子一代雄性小鼠发育期脑部多巴胺水平显著升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