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防治血吸虫病的效果评价
柳伟;曹淳力;陈朝;李石柱;唐丽;肖瑛;张华明;杨志强;王易
关键词:血吸虫病, 传染源, 以机代牛, 感染率
摘要:目的 评价“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对血吸虫病的防治效果. 方法 2011年在湖北省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选取6个已实施“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的行政村(即荆州区的李埠镇杨井村和太湖管理区岳台村、监利县的新沟镇顺丰村和程集镇张马村、江陵县的马家寨乡金旗村和资市镇玉古村)为干预组,2个未实施该措施的行政村(即石首市的小河口镇老洲岭村和大垸镇中岭子村)为对照组进行效果评估.内容包括,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人群感染情况,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粪便,每个村调查人数不少于300人;调查全部耕牛感染情况,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查粪便.采用系统抽样法调查钉螺感染情况,并在钉螺调查环境中调查野粪的感染情况(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1粪3检).分别对2007年(基线情况)、2009年(干预前)和2011年(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干预组,人群的血吸虫感染率由实施“以机代牛”等综合治理措施前(2007年、2009年)的3.6% (135/3 772)和2.0% (63/3 116)降至2011年的0.9% (21/2 396) (x2=43.411,x2=11.840,P<0.05);至2011年已无存栏耕牛;2010-2011年人群和耕牛的血吸虫感染率下降幅度分别为52.6%和100%.对照组,2007、2009和2011年的人群感染率分别为4.5% (64/1 410)、2.6% (34/1 294)和1.8% (24/1 320),2007和2011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78,P<0.05),但2009和2011年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2009和2011年耕牛感染率分别为5.1% (8/158)、1.6% (3/187)和1.6% (3/189) (x2=3.387,P>0.05); 2010-2011年人群和耕牛感染率的下降幅度分别为25.0%和5.9%.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9,P<0.05);两组调查点均未查到感染性钉螺;干预组未查到阳性野粪,对照组野粪阳性率为7.5% (3/40). 结论 实施“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人群、耕牛血吸虫感染率明显降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