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苦参合剂对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小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汲蕊;崔巍;梁瑞文;管志玉;李瑞芳
关键词:微小隐孢子虫, Balb/c小鼠, 苦参合剂, 肠黏膜
摘要:目的 探讨苦参合剂对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感染小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方法 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感染组和苦参合剂治疗组.后2组小鼠经口灌服微小隐孢子虫卵囊1×105个,并在饮水中加入地塞米松(5 μg/ml)和硫酸庆大霉素(40 μg/ml).治疗组各鼠于感染第8天起灌服苦参合剂0.2 ml,每周2次(间隔3d),连续3周.感染组和治疗组小鼠自给药后每2天粪检微小隐孢子虫卵囊并计数;3组小鼠于感染后28 d剖杀,取各鼠空肠制备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肠黏膜CD3+、CD4+和CD8+T细胞及IgA浆细胞数量的变化,另取感染组和治疗组各鼠的空肠进行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苦参合剂治疗组与感染组相比,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排出量明显减少,持续排出卵囊的时间明显缩短.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小鼠CD3+、CD4+T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治疗组(62.4%±1.4%、37.5%±3.1%和1.5±0.3)较感染组(49.7%±2.4%、25.7%±2.2%和1.1±0.3)明显升高(P<0.01);感染组较对照组(66.5%±1.9%、40.1%±1.8%和1.5±0.2)明显降低(P<0.01);各组间CD8+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小鼠IgA浆细胞数量(52.7±3.5)明显高于对照组(8.3±2.3)和感染组(33.7±2.6)(P<0.01).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小鼠经苦参合剂治疗后,空肠超微结构明显改善,偶见结构已破坏的虫体,可见大量的溶酶体,线粒体结构正常,微绒毛已基本修复;感染组小鼠空肠可见结构完整的微小隐孢子虫卵囊和大量嵴断裂的线粒体,卵囊周围的微绒毛严重脱落,呈火山口状,卵囊壁与上皮细胞膜发生融合. 结论 苦参合剂具有抑杀微小隐孢子虫的作用,感染小鼠受治后,受损肠黏膜得到修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