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1995~2002年我国107例人体蝇蛆病综合分析
作者对1995~2002年我国人体蝇蛆病的病原和临床资料作了广泛收集、复习及报告[1],共查见29篇短文报道人体蝇蛆病107例,其中以皮下蝇蛆病多,占83例(77.6%),其次是眼蝇蛆病,占13例(12.2%).本文按蝇蛆在人体的器官组织寄生的不同部位,论述有关蝇蛆病的临床问题.......
作者:蒋次鹏;薛纯良 刊期: 2003- 01
-
卫氏并殖吸虫病误诊一例
患者男性,11岁,小学生,江西永修县人.2001年11月不规则发热1wk,体温持续40℃左右.当地诊断为‘胸腔少量积液、腹水、肝肿大',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热退.2002年1月又发热,省级医院诊断为‘脓胸,肝脾肿大,原因待查'.住院体检:双颌下触及3~4个黄豆大活动淋巴结,背部有3cm×4cm包块,无压痛.右肺呼吸音较左肺弱,左肺底闻及湿啰音,有轻微干咳.肝在肋下4cm,剑突下4cm,脾在肋下可触及,......
作者:马细妹;刘兰兰;石林波 刊期: 2003- 01
-
在老挝感染的输入性恶性疟一例
患者男性,29岁,工人.2000年9月赴老挝参加我国ADB第八工程援助项目,2001年5月回成都休假,出现畏寒、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持续10h左右缓解.之后,每天或隔天周期性发作1次.曾在多家医院就医,均以感冒治疗,无效.6月26日上午到我院就诊,血常规检查:WBC6.6×109/L,中性粒细胞0.76,淋巴细胞0.24;RBC3.96×1012/L,血红蛋白28.3g/L,血片镜检未查见疟原虫......
作者:蒋祖辉 刊期: 2003- 01
-
婴儿阿米巴痢疾一例报告
患儿,女,2002年8月6日出生,因腹泻(12次)于8月26日来院就诊.家长诉患儿睡眠不佳,粪便质软,呈咖啡色,偶见鲜红色块状物.查体未见异常.常规粪检:RBC0~3/HP,未见WBC和阿米巴包囊.潜血试验及细菌培养均为阴性.临床诊断:痢疾?治疗:口服肯特令(蒙脱石散剂)(1g,tid)和希刻劳(头孢克洛)(40mg,tid).服药后2d,排便次数减至4~5次/d,粪便仍咖啡色,进食少,出现吐奶.......
作者:李华;沈树满;胡小平 刊期: 2003- 01
-
黑须污蝇所致的齿龈蝇蛆病两例报告
污蝇幼虫寄生于哺乳动物的创伤和自然腔道内[1,2],这种专性寄生的蝇类,是西北地区牛、羊、骆驼等动物的重要蝇蛆病病原,也侵袭人体引起皮肤、耳、鼻等组织器官蝇蛆病[3].在新疆北部曾有黑须污蝇[Wohlfahrtiamagnifica(Schiner)]所致的7例耳蝇蛆病的报道[4].我室1988和1999年在石河子地区发现2例齿龈蝇蛆病[5],经鉴定为污蝇属黑须污蝇幼虫.齿龈内寄生污蝇幼虫国外已有......
作者:唐慧;王晓闻;唐光辉;姜素华 刊期: 2003- 01
-
脑囊尾蚴病致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
......
作者:李黎;韩淑芬 刊期: 2003- 01
-
微波ELISA法对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不同人群的检测结果
作者前已报道用微波ELISA法诊断日本血吸虫病具有快速ELISA类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具有更为快速的优点,全过程仅需5min即可显色观察结果,可提高血吸虫病检测的工作效率[1].本文进一步将此法应用于现场,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宏莹;袁红;顾启章 刊期: 2003- 01
-
蛔虫感染期幼虫的分离
长期以来,对人蛔虫感染期幼虫的分离和收集,主要是①采用盖玻片人工孵化法[1,2],②用玻璃匀浆器匀浆使幼虫孵化[3,4],③将感染期虫卵悬液加玻璃珠,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2].前两种方法一次只能分离少量幼虫,操作步骤烦琐,费时;第③种方法虽能一次性分离出大量幼虫,但幼虫与卵壳较难分开.为了获取大量纯净的幼虫,我们在第③种方法的基础上,用淋巴细胞分离液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幼虫与卵壳分开,获得纯度较......
作者:彭国华;袁铿;周宪民;彭卫东;翁培兰 刊期: 2003- 01
-
建德市1987~2001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建德市为浙江省15个重点疟疾监测点之一,属亚热带气候,位于浙江省西部,山区丘陵面积占88.6%,以种植水稻为主,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6.9℃.5~10月气温在18.7~27.7℃,适宜蚊虫生长、发育.1966年发病率为7866.40/10万,檀村镇高达16328.50/10万,经综合防治,于1987年达到基本控制疟疾标准.现将1987~2001年的监测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祝太平;徐哲;严琴;徐志明;金涛 刊期: 2003- 01
-
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一起旋毛虫病爆发
2002年1月9~18日,米林县雪卡村一家3人相继发病,住进米林县医院,后转入林芝地区人民医院,经专家会诊确诊为旋毛虫病.......
作者:次仁;斯塔;王洪举;马兵成;嘎玛次仁 刊期: 2003- 01
动态资讯
- 1 光诱导金丝桃素体外抗日本血吸虫雄虫作用的观察
- 2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控制血吸虫病传播
- 3 旋毛虫成虫期特异性基因的筛选与序列分析
- 4 河南省2013年疟疾疫情分析
- 5 中华按蚊偏嗜血行为的实验观察
- 6 胃镜下发现美洲钩虫感染1例
- 7 西藏自治区犬棘球绦虫感染现状调查与分析
- 8 讨论式教学法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 9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日本血吸虫
- 10 绦虫永久染色标本的制作技术
- 11 脑裂头蚴病2例
- 12 中缅边境疟疾主动病例侦查范围与人群带虫者检测结果
- 13 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14 福建省霞浦县发现南海溪蟹属一新种(十足目:溪蟹科)报告
- 15 合肥地区奶牛源隐孢子虫的分离与鉴定
- 16 云南西部两地区HIV阳性者弓形虫感染血清学调查
- 17 哨鼠法确定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观察
- 18 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基因的分型研究
- 19 婴儿感染结膜吸吮线虫1例
- 20 多房棘球绦虫信号转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