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3年第1期文章
  • 淡色库蚊冬季爆发原因及防制措施

    淡色库蚊(Culexpipienspllens)为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分布在我国北纬33°以北地区,属内吸内栖型蚊种,以成蚊越冬[1],越冬期处于蛰伏或滞育状态长达6~7个月[2].近年来,鞍山、沈阳、北京、青岛等在寒冷季节相继出现淡色库蚊局部爆发现象[3-6].......

    作者:王志钢;战志胜;刘宏超;海秀平;尚文旭;朱建新 刊期: 2003- 01

  • 重庆市不同媒介疟区灭疟后期监测结果分析

    重庆市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地,东经105°15'~110°10',北纬28°~31°45'.总面积为82000km2.1997年设为直辖市,辖40县(市、区),人口3060万.东南多为山区,西北多为丘陵.海拔1980m,低为195m.年平均气温18℃,降雨量1100mm.为间日疟流行区,偶有输入性恶性疟.传疟媒介有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20世纪70年代,中华按蚊区疟疾流行已控制.嗜人按蚊区疫情波动不定......

    作者:蒋诗国;肖邦忠;李继银;肖鹏;吴成果;黄文利 刊期: 2003- 01

  • 1997~2001年腾冲县疟疾发病及流动人员调查分析

    腾冲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在约148km边境线上有3乡(镇),5个小额贸易口岸,16条出入境通道.2001年全县总人口为599024人.有22乡(镇),224行政村,2929自然村,总面积约6592km2[1],海拔700~3750m,年平均气温为20℃±1℃,降雨量为1740mm,属亚热带气候.2001年人均国民经济收入为3098元,农民人均收入1525元.全县有1266卫生技术人员(占2.1‰)......

    作者:杨德聪;蔡文斌;龚绍华 刊期: 2003- 01

  • 中华血吸虫在广西那坡县的发现

    1989年12月,作者等于广西那坡县异盘并殖吸虫病流行区作中间宿主调查,在当地的拟钉螺(Triculasp,种名待定)体内查获短叉尾蚴寄生.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文庆;刘登宇;周世祜 刊期: 2003- 01

  • 日本血吸虫成熟虫卵与未成熟虫卵的二维数据测量

    日本血吸虫虫卵的二维数据在教科书及文献早有记载.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其成熟及未成熟虫卵的多种数据并进行比较尚未见报道.为了设计人门静脉日本血吸虫虫卵过滤器孔眼的大小并比较成熟与未成熟虫卵的相关二维数据,分别测量了228个未成熟虫卵及118个成熟虫卵的6项数据,报道如下.......

    作者:王则胜;黎辉;胡虹;熊国胜;彭善友 刊期: 2003- 01

  • 永嘉县1956~1998年丝虫病防治与监测

    永嘉县位于浙江省南部,属班氏丝虫病低度流行区.1956~1998年全县丝虫病防治工作经历了3个阶段:调查防治阶段、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0年内监测阶段和基本消灭丝虫病10年后监测阶段.累计病原学血检910395人次,检出微丝蚴血症者16700例次,用乙胺嗪治疗21493例次.1987年1~6月42乡镇279040人食用0.35%乙胺嗪药盐和药酱油全民防治丝虫病.1998年血检17乡镇15233人,全部......

    作者:陈胜则;陈仁裕;徐以勒 刊期: 2003- 01

  • 斯氏狸殖吸虫病32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32例,均以胸肺部表现为主,报道如下.......

    作者:杨书明 刊期: 2003- 01

  • 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基因丝氨酸蛋白酶的结构预测与功能分析

    我国旋毛虫病患者数及死亡率居三大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首[1].旋毛虫新生幼虫肠型期(NBL)为非细胞内寄生并在血液中移行,对宿主的免疫作用较敏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NBL抗原用于旋毛虫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旋毛虫新生幼虫cDNA文库进行筛选,获得其特异性全长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原理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瑞文;徐晓立;卢强;刘明远 刊期: 2003- 01

  • 免疫捕获乳酸脱氢酶活性测试在恶性疟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近来发现,疟原虫乳酸脱氢酶(LDH)与宿主红细胞LDH在理化、免疫学特性和酶学方面差异较大.在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的反应中,疟原虫LDH能迅速利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类似物3'-乙酰吡啶NAD(APAD)作辅酶,而红细胞LDH在存在时参与反应速率较慢[1,2].这一特性为利用疟原虫LDH活性检测疟原虫提供了依据.另外,基于疟原虫LDH为检测靶抗原的免疫层析试剂盒-OptiMAL法,其实验室......

    作者:吴英松;李明;董文其;毕惠祥;李英杰 刊期: 2003- 01

  •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50多年来,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保障了疫区人民的健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简述如下:......

    作者:郑江 刊期: 200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