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颌下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感染一例
患儿,男,11岁,颌下出现一肿块3月余,大小约1.5cm×1cm,有痒感,有时自觉皮肤虫爬感,到某医院就诊.体检:T37℃,P87次/min,下颌部肿胀处边缘清晰,质稍硬.实验室检查:Hb121g/L,WBC13.7×109/L,中性粒细胞46%,淋巴细胞21%,嗜酸粒细胞33%.......
作者:王克霞;贺骥;王慧勇;李朝品 刊期: 2005- 05
-
幼儿缩小膜壳绦虫病一例
1.一般情况患儿,男,2周岁,15kg,吉林省龙井人.因患儿家长在其粪便中多次发现白色带状虫体,而于2004年6月到延边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就诊.该患儿于2004年5月首次被发现其稀便里有白色带状多节的细长虫体4个,在当地防疫站被诊断为小型绦虫病,即给患儿服用驱绦虫胶囊6粒.但在患儿粪便里未见虫体排出.患儿近2d有轻度腹泻,且在粪便中又发现与上述形态相同的虫体2个.患儿食欲、情绪、睡眠均无异常......
作者:郑善子;申成华;崔春权 刊期: 2005- 05
-
菏泽市丝虫病防治研究
山东省菏泽市为班氏丝虫病低度流行区,防治前人群微丝蚴率为2.13%,疫情分布于9县区的115个乡镇450万人口,在防治实践中,探索出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和一整套防治措施,经几十年努力,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
作者:杨建民;康玉梅;张万清;杨峰 刊期: 2005- 05
-
一维和二维电泳分析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
人不是斯氏狸殖吸虫的适宜宿主,幼虫寄生后可引起多种肺外型感染,病原学检查困难[1],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免疫学检查,除检测方法外,诊断用抗原的特异性是影响检测效果的关键因素.故分析和检测并殖吸虫的特异抗原组分,在并殖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和抗原的分离纯化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一维、二维电泳和免疫印迹技术分析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试图鉴别特异的、高免疫原性斯氏狸殖吸虫蛋白和多肽,为开发特异、敏感的......
作者:陈文碧;张锡林;王光西;许颖;张跃辉;杨兴友;毛樱逾 刊期: 2005- 05
-
数码互动系统在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数码互动系统具备许多普通光学显微镜无法比拟的功能和优势,给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该系统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梁裕芬 刊期: 2005- 05
-
哨鼠法确定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观察
通过血吸虫尾蚴调查,可以直接了解尾蚴较多的地点、季节和时间,为预防人、畜受感染提供依据[1].在江苏省血吸虫病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中明确要求加强钉螺和疫水检测,确定高危易感地带.南京市在2003~2004年对血吸虫病疫区疫水感染性进行了哨鼠现场检测,用以确定血吸虫病易感一带,并指导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谢朝勇;高原;裘伶;殷位刚;周玮;杨佩才 刊期: 2005- 05
-
都匀牛带绦虫与从江牛带绦虫实验感染猪、牛生化指标动态观察
都匀牛带绦虫和从江牛带绦虫实验感染猪牛的研究,目前均以其形态学、生活史、流行地域分布研究为主[1],而对其生化指标的动态观察未见报道.本文对都匀牛带绦虫和从江牛带绦虫实验感染猪牛的生化指标进行动态观察,以探讨感染对宿主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溥;包怀恩;戎聚全;欧燕芳;岑荣光;莫兴泽;谢洪书;沈振华 刊期: 2005- 05
-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的制备、纯化及鉴定
目的制备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抗原B.方法构建pMalc2x-AgB质粒,在原核系统大肠埃希菌JM109中诱导表达,将所得融合蛋白rAgB-MBP用蛋白水解酶Xa(FactorXaProtease)进行消化,酶切产物用两步亲和层析进行分离纯化.经过直链淀粉树脂柱、羟基磷灰石柱,获得了纯化的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抗原B,并用Westernblotting对抗原B的特异性进行了鉴定.结果制备的抗原B(rAgB......
作者:陈新华;温浩;卢晓梅;张金辉;林仁勇;郑树森 刊期: 2005- 05
-
双氢青蒿素对体外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损伤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损伤作用.方法用含不同浓度DHA的TYI-S-33培养基培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后虫体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虫体死亡率增高.在同一时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虫体死亡率升高(P<0.01).DHA浓度为100μg/ml,作用12h,虫体死亡率为46.6%,浓度增至200μg/ml时,虫体死亡......
作者:田喜凤;卢思奇;刘业民;王凤云;黄松 刊期: 2005- 05
-
丰宫并殖吸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丰宫并殖吸虫的后尾蚴、不同虫龄的成虫和虫卵,为鉴别虫种提供资料.方法从流行区的溪蟹体内分离丰宫并殖吸虫的后尾蚴,实验感染的大鼠肺虫囊内获取38d和113d成虫及虫卵,经2.5%戊二醛和1%锇酸同定、乙醇脱水及蒸金处理后,用STEREOSCAN-100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后尾蚴的皮棘为单生型,皮棘的形状有2种类型,即尖刀形和鱼鳞形,腹吸盘与体壁邻接处有6个分布对称的小型圆丘状乳突.......
作者:周本江 刊期: 2005- 05
动态资讯
- 1 血防健康教育综合评价方法初探——一个湖区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的现场研究
- 2 日本血吸虫纯净活虫卵制备方法的改进
- 3 刚地弓形虫表面抗原1、2B细胞表位基因的融合表达和鉴定
- 4 白细胞介素-33在过敏性哮喘小鼠体内的变化及作用
- 5 阴道毛滴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变异分析
- 6 我国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控挑战
- 7 家蝇生长发育各阶段抗菌肽基因表达情况的研究
- 8 中国输入性美洲锥虫病疫情的快速风险评估
- 9 淮河水系东方次睾吸虫自然疫源地调查
- 10 甘肃省白银市2011年棘球蚴病流行情况调查
- 11 蓝氏贾第鞭毛虫表面变异抗原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 12 蜱类越冬生理生态适应机制概述
- 13 三氯苯达唑治疗斯氏狸殖吸虫病的初步观察
- 14 跗线螨侵染的男性尿路螨症伴血尿3例报告
- 15 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疫苗免疫保护性的观察
- 16 新疆皮肤利什曼病病原体SSU rRNA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17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编委会工作会议纪要
- 18 78例脑寄生虫病病例分析
- 19 人眼结膜吸吮线虫虫卵及幼虫形态观察
- 20 PCR诊断牛新孢子虫病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