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出版部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74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48/R
邮发代号: 4-3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97);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00);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01);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01-02)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国际刊号:1000-7423
- 国内刊号:31-124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云南腾冲县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1例
患者,男,53岁,农民,云南腾冲县新华乡人.于2013年4月15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乏力、出汗,汗出后症状无缓解,伴全身酸痛.曾在当地村卫生所按感冒治疗(用药情况不详)5d,未见好转,体温高达40.0℃,发热无规律.4月23日至腾冲县人民医院就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治入院,入院检查:体温38.1℃,体重63.5kg,肝脾未触及.血常规示:白细胞3.3×109/L,中性粒细胞67.3%,淋巴细......
作者:王加志;李晓梅;周何军;尹雪梅;宋建成;王继琼 刊期: 2014- 04
-
延安市幼儿内脏利什曼病1例
患儿,女,1岁8个月,延安市延川县禹居乡人.患儿于2012年5月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不规则发热,体温高达40C,伴面容苍白.在延川县医院以感冒及营养不良治疗16d,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5月30日至西安市儿童医院就诊,行骨髓穿刺涂片,查见利杜体(图1),确诊为利什曼原虫感染后转至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隔离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13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20/70mmHg,......
作者:景彩霞;曹志敏 刊期: 2014- 04
-
从认识到实践——纪念华支睾吸虫发现140周年
1874年9月,McConnell医生在印度加尔各答一华侨体内首次发现华支睾吸虫,距今已有140周年.此后,1910年日本学者Kobayashi发现了淡水鱼是其第二中间宿主,1918年另一名日本寄生虫学家Muto证实了淡水螺是其第一中间宿主.但其危害性直到近年来才被较清楚的认识,WHO国际癌症研究署于2009年将华支睾吸虫确定为胆管细胞癌明确致癌物;WHO于2010年发布了“全球被忽视热带病首次报......
作者:钱门宝;陈颖丹;周晓农 刊期: 2014- 04
动态资讯
- 1 黄海和渤海经济鱼类感染内弯宫脂线虫的调查
- 2 云南省鼠类感染日本血吸虫的调查
- 3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征稿启事
- 4 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5 血吸虫多基因非融合性膜锚定表达疫苗的研究
- 6 四川省野生动物曼氏裂头蚴感染调查
- 7 2015年湖北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结果分析
- 8 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
- 9 刚地弓形虫自噬相关蛋白3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多抗制备
- 10 赣州市棘口吸虫病1例报告
- 11 刚地弓形虫感染对大鼠胸腺细胞的影响
- 12 华支睾吸虫排泄-分泌产物对小鼠巨噬细胞一氧化氮产生和核转录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 13 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全球现状和基础研究
- 14 隐孢子虫卵囊DNA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 15 柔嫩艾美球虫杂交株F2 SO7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和筛选
- 16 rSj26-Sj32融合蛋白Dot-ELISA检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IgG
- 17 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 18 刺激原诱导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大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
- 19 25例裂头蚴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 20 2014年拉萨市肠道寄生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